方以智晚节考

方以智晚节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余英时
出品人:
页数:279
译者:
出版时间:2004-08
价格:20.5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0710
丛书系列:余英时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余英时
  • 历史
  • 方以智
  • 明清史
  • 思想史
  • 明清
  • 传记
  • 文化
  • 方以智、晚节、考据、明清思想、哲学、史学、学术史、晚清、士人、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方以智晚节考》一书为余英时先生的一部名著,初版于1972年。多年来作者又不断发现新的资料,做出新的补充考证及修订。本书详细追溯了方以智晚年的活动和他最后自沉于惶恐滩,但仍然不是一般意义的传记研究。作者希望通过他在明亡后的生活与思想,试图揭开当时移民士大夫的精神世界的一角,因为明、清的交替恰好是中国上一个天翻地覆的悲剧时代。

“增订版”对方以智死事有了更为细致详尽的解释和论述。为明晰考证的脉络,将先后发表的数篇连缀汇合,同在书中出现,并不以新说改正旧考之误,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因资料的不同而使观点改变完善的过程。

作者简介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律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现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兼论他的学术精神与晚年心境》、《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等。

目录信息

总序
增订版自序
余君英时方密之晚节考序/钱穆
自序
方以智晚节考――桐城方密之先生殉难三百年纪念
小引
一、青原驻锡考
二、俗缘考
三、晚年思想管窥
四、死节考
余论
年表
补遗
跋――竹关问题正误
方中履及其《古今释疑》――跋影印本所谓“黄宗羲授书随笔”
方以智晚节考新证
方以智死节新考
方以智自沉惶恐滩考
附录
方以智晚年诗文辑轶
方以智晚年诗文辑轶续篇(辑自《青原山志略》)
重要参考资料选辑
方中通《陪诗》选抄/汪世清辑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认识一位聪明骄傲的朋友,偏爱所有动脑斗智的游戏,他的电脑扫雷游戏最快纪录为87秒,却始终不看推理小说,有一次,他听我们众人高谈阔论推理小说烦了,撂下一句狠话:‘我这辈子所知道的最好的推理小说是,余英时先生的《方以智晚节考》。’” 以上这段文字是我所见过...  

评分

作者考据心热而自矜过度,数处文笔偶露轻浮。不过整体而言,作者无论如何纵横恣肆,这本著作的学术水准以及作者治学所达到的高度,都使他有这样做的资本。方以智之晚节,持守之峻切不若船山,经世务实不及亭林,盖由于其通脱之性有以致之。然惶恐滩头,继之以死,足以自致其身...  

评分

评分

评分

与藤原琉璃君完全相同,我也是从《时间的女儿》前言中的那个小故事知道了这本“史上最强推理小说”。 终卷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本这样的书——买前惦记的真苦,读来感觉真乐,买下藏在架上真值。这种书经常一两年碰不到一本,一辈子攒不满一架子。 读此书切入点甚多,研究方氏...

用户评价

评分

考據方以智死因乃是為了發潛德之幽光,表彰明朝的遺民,乃表彰與專制政治鬥爭之不屈精神也!亦是哀悼淪陷區人民之苦難哉!明乎此,乃能讀此書,陳寅恪先生晚年著《柳如是別傳》《論再生緣》,亦是文化遺民也。

评分

在家一气读完

评分

匆匆翻过。。。

评分

10月2日在厦门光合作用书房找到的,激动,又近了一步!“三百年间一若沉若浮若隐若显之人物,乃得跃然如在纸上,宛然如在目前”。

评分

撰述欲其圆而神,记注欲其方以智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