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刘宝红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20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13685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供应链管理
  • 供应链
  • 采购
  • 管理
  • 商业
  • 管理学
  • 职场
  • 案例
  • 采购
  • 供应链
  • 管理
  • 企业运营
  • 成本控制
  • 物流
  • 采购策略
  • 供应链优化
  • 库存管理
  • 供应商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刘宝红所著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从实践者的角度,通过分析一个个案例,讲细节、讲执行,以独立文章的形式阐述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理论和实践。《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注重解决供应链实践中基本面的问题,填补了相关领域学者与实践者之间的空白。全书包含供应链管理和设计、供应商管理、从小采购到大采购、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作为一个职业等内容。

作者简介

"刘宝红,美国注册采购经理(C.P.M.),“供应链管理专栏”www.scm-blog.com创始人,西斯国际(CSCS International)执行总监。

刘宝红先生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有十几年的丰富经历。自2000年以来,刘宝红先生在美国学习和实践供应链管理,他的大部分实践来自硅谷高科技界。他先从事供应商开发和管理,在全球采购产品、技术和服务;后转入供应链库存规划,支持一高科技公司每年4亿美元的服务备件业务。他的团队分布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客户遍及亚太、欧洲和北美。自2004年以来,刘宝红先生致力于介绍、宣传供应链管理,帮助国内企业系统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2009年,他创立西斯国际,并与国际顶尖咨询公司联手,协助本土大型企业制定供应链转型战略,帮助他们建立供应链流程和系统,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以适应全球化的需要。

刘宝红先生是《物流管理》、《国际电子商情》、《中国计算机用户》的经常撰稿人,发表管理、供应链管理文章二十余篇。他的作品也刊登在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IT时代周刊》和《商界评论》上。此外,他创办“供应链管理专栏”网站,坚持原创,探讨、传播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实践,年点击量几十万次,是同类中文网站中的佼佼者。以该网站为平台,他与海内外供应链专业人士保持紧密联系,多次在大型会议做专题报告或参加圆桌讨论,包括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年会、ISM China年会、中国供应链管理与制造业峰会、售后市场供应链管理论坛等。刘宝红先生热衷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社区建设,是“采购沙龙”的首席顾问,在上海、北京、深圳、苏州、无锡等多地,为“采购沙龙”、SCM Club的会员做专题报告。他还与多家供应链领域的一流商学院关系密切,先后到同济大学、上海交大和美国普渡大学为MBA学员作专题报告。

刘宝红先生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师从丁士昭教授,获项目管理硕士;后赴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读商学院,获供应链管理的MBA。留学期间,他在美国高级采购研究中心(CAPS Research)做辅助研究,广泛接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最佳实践。刘宝红先生是ISM认证的注册采购经理(C.P.M.),通过APICS的库存管理与控制认证(CPIM),接受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摩托罗拉和霍尼韦尔等的系统的六西格玛培训,是六西格玛黑带。他也是ISM在全球最先几批认证的CPSM培训师之一。"

目录信息

目 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我想写一本什么样的书
作者简介
第1章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与“盲人摸象” / 1
【案例1-1】福陆公司:从小采购到大采购 / 5
【案例1-2】从硅谷向亚洲补货要几天 / 9
从美国三大协会的演变看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 13
供应链管理与三流集成 / 17
【案例1-3】罗尔斯·罗伊斯的“40天引擎计划” / 20
供应链:我们离集成管理还有多远 / 24
【案例1-4】摩托罗拉的100多种手机电池 / 30
【案例1-5】约翰·迪尔的424种手套 / 31
供应链:大并不是伟大 / 33
第2章 供应链设计
供应链设计:是演进,不是革命 / 38
供应链设计:是救命药,也可能是毒药 / 42
【案例2-1】专门支持新产品开发的供应链 / 42
【案例2-2】备件部的专用仓库 / 43
【案例2-3】全球采购下的一个供应链设计 / 45
供应链设计中的一级供应商选择 / 50
【案例2-4】阳极氧化件的管理 / 50
【案例2-5】表面喷镀处理供应链 / 52
牛鞭效应及其成因 / 53
供应链的末端 / 58
预测在供应链末端失效 / 59
第3章 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的指标体系 / 62
【案例3-1】不只是供应商的错 / 65
【案例3-2】缺了一个纸箱 / 71
【案例3-3】对供应商满意度的调查 / 73
【案例3-4】新系统上马,指标下滑 / 78
【案例3-5】绩效管理:战略采购成果持久的关键 / 80
为什么按时交货率是70% / 81
【案例3-6】死猪不怕开水烫 / 81
【案例3-7】公司合并一团糟 / 82
【案例3-8】黎明前的黑暗与积极规划 / 84
【案例3-9】You don誸 manage if you don誸 measure / 85
年度降价:师出有名 / 86
供应商整合:不能光靠制定政策 / 96
海外大供应商的管理 / 102
不要热衷于淘汰供应商 / 109
讨价还价不是谈判的全部 / 115
价格究竟值多少钱 / 121
【案例3-10】刚到任,产品开发部要求供应商降价20% / 122
【案例3-11】供应商买了便宜材料 / 125
美国汽车供应链:最后一块银元的游戏 / 128
第4章 从小采购到大采购
采购管理的五个阶段 / 135
美国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发展历史 / 140
【案例4-1】淘汰了5年的供应商 / 151
【案例4-2】整合后的供应商不降价 / 152
从小采购到大采购:人才先行 / 157
战略转型中的供应商开发 / 161
集中采购的雷区 / 163
【案例4-3】物流经理半年不到辞了职 / 164
【案例4-4】整合一年多,老产品动不了,只有从新产品开始 / 166
【案例4-5】集中采购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万能药 / 167
集中采购:解决谁的问题 / 170
省钱的阻力 / 173
【案例4-6】伊顿公司的逆向竞标 / 173
第5章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个职业
供应链管理有哪些职业机会 / 176
供应链管理相关的职业认证 / 179
欧美供应链/物流管理名校 / 185
供应链管理的职业教育 / 197
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书刊 / 200
供应管理人员是什么 / 20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读来舒服、通畅,应该说这在行业书籍,尤其中文著者中很难得。 优点不少: 1)定位明确。作者很清晰的指出“本书的定位是填补学者与实践者之间的空白”,而且以自己的内容和行文成功的做到了。 2)态度诚恳。无论是对于如“门派之见”、“宣传西方经验”等雷区,还是对于...  

评分

但其实真实从业者现在或多或少都知道里面的思想,因此如果想要深入地构建知识体系,还是建议用CPSM证书的Body of Knowledge;换句话说,商科方面的书籍,希望能多看一点最佳实践,比如期刊论文中的practice部分,看看案例,自己思考。 说给自己:放在Kindle里闲余时间看的书需...

评分

我不做采购,但是我看完了这本书。 由于职场的迷茫期,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到底适合做什么。 于是买了这本书,和一些关于sap的书。 看这本书,越到到后面,越是打消了我想转行做采购到心。 是的,从一个学生过渡到一个职业人,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转变。每一个行...  

评分

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书籍不能算多,而且以教材为主,实践方面,这本书是难得的公认佳作,俗称“红宝书”(作者刘宝红)。虽然作者说是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出发,本书的内容,其实还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些基础理念问题,并不陷于繁杂琐碎的细节之中。供应链管理中的繁杂琐碎,从...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一个供应链实践者的精彩吐槽。干货不少,主要讲如何把采购做到供应链级别的方法。 不过内容翻来覆去讲得有点啰嗦。

评分

供应链管理是产品 信息 资金流的管理 降本的三阶段 70%来自于设计 20%来自流程优化 减少沟通成本 明确需求 成为战略导向的大采购 其中有很多重复的文字

评分

公司发的红宝书,不知是不是讽刺,和公司的状况天差地别。有很多概念,比如缩减供应商、不一定按最低价格来选商等等策略,是现阶段公司极不信任的行为。高层不开放通路,谁也不敢按书中的套路出牌,不然帽子可大了。 回到书上,对于一个初学者,前几十页读得茅塞顿开。但后面就是不断的重复。其实这才是一个实践者的视角,掌握了一些核心的原则,在各种情况下就可以做判定了。但书总体的框架和逻辑性不高,所以总体收获一般。 不过它是可以重读的书,在工作中进一步熟悉供应链的概念之后,可以再翻出作者的三板斧,挥舞起来可能更顺手

评分

确实是有水准的人写的书,里面很多东西都很符合实际需要,虽然浅显,但值得思考

评分

公司发的红宝书,不知是不是讽刺,和公司的状况天差地别。有很多概念,比如缩减供应商、不一定按最低价格来选商等等策略,是现阶段公司极不信任的行为。高层不开放通路,谁也不敢按书中的套路出牌,不然帽子可大了。 回到书上,对于一个初学者,前几十页读得茅塞顿开。但后面就是不断的重复。其实这才是一个实践者的视角,掌握了一些核心的原则,在各种情况下就可以做判定了。但书总体的框架和逻辑性不高,所以总体收获一般。 不过它是可以重读的书,在工作中进一步熟悉供应链的概念之后,可以再翻出作者的三板斧,挥舞起来可能更顺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