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智研究

人类理智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休谟
出品人:
页数:155
译者:吕大吉
出版时间:1999-08
价格:9.5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26185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
图书标签:
  • 哲学 
  • 休谟 
  • 西方哲学 
  • 人类理智研究 
  • 怀疑主义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商务印书馆 
  • 英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编辑推荐:本书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针对诸多有关人类智慧研究方面的话题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关于各派哲学、关于观念的起源、关于观念的联系、关于理智活动的怀疑性的疑问、关于这些疑问的怀疑性的解决、关于或然性、关于必然联系的观念、关于自由与必然、关于动物的理性、关于神迹、关于特殊的天命和来世的状况、关于学园哲学或怀疑哲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博尔赫斯有一篇有名的短篇小说--《死亡与指南针》,里面说了这样一个戏剧性的故事:有个热衷推理的警长在12月3日发现了一起凶杀案,在凶案现场,警长把一部宗教意味浓厚的书跟一个字母作为重要线索,并登载在报纸上。巧的是,1月3日又发生了一起死亡事件,而且现场出现...  

评分

评分

休谟的怀疑论完全以他否定归纳原理为依据,证明了纯粹经验主义不是科学的充足基础,归纳是一个独立的逻辑原理,是从经验或从其他逻辑原理都推论不出来的,没有这个原理,便不会有科学。 彻底的经验主义带来的两个推论 1,所有的知识都只具有一定限度内的确定性,世界并不如我们...  

评分

评分

【按语:发表于1748年的《人类理解研究》是休谟改写《人性论》的第一部分的结果。思想较为简洁:知觉有印象以及观念(印象的摹本)两种;事实的推论都基于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仅仅是基于经验的习惯。深入分析必然性(necessity)观念,发现这不过是经验到的物象的恒常会合(co...  

用户评价

评分

印象和观念,怀疑主义,或然性,必然性,神迹,哲学的诚实与理性的局限. 休谟真是一个温和诚实安分的好绅士,和他聊天一定很开心

评分

《人类理智研究》真是神作啊!难怪当年会把康德从迷梦中惊醒。思想敏锐、清晰又简洁,只不过在我看来,这本书也敲响了哲学的丧钟,他告诉哲学家和哲学爱好者们:乖乖回家,该干活干活,该玩儿玩儿,别琢磨什么哲学问题了,指望认识所谓本质之类的东西,那是妄想做上帝!

评分

管理哲学人生哲学这把子东西在休谟看来属于不吃力且讨好的工作,懂一点这种哲学保管你在中产阶级生活中永远不缺少谈资 2 研究坚深的哲学吃力且不讨好,仅仅适用于智性上精力过剩的青少年玩家 3 如果要研究形而上学,就一定要搞清楚何种研究才是正当的,不然就该像经院哲学一样烧掉算了 4 所谓正当的就是要么通过纯粹的理性研究几何问题,否则就必须按经验和或然率来研究 5从感觉和经验到或然率的心灵过程还搞不清楚,反正绝对和上帝没关系,为什么太阳升起一千万次它下一次还会升起的问法不合法,而正确的问法应该是为什么人们会如是相信。后来的哲学家和之前的哲学家都有精妙却不完美的答案 6 这个译本算得上精良,可是不再印了,不知为何。

评分

休谟说:“你尽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但是在你的全部哲学中 ,你仍应是一个人。”这个人有经验与习惯,有知觉和印象,能够感知相似性,临近性,但是不能感知因果性。人是偶然的,主观的、有限的。人只能认识抽象事实,不能认识实际事实。康德花了十年时间去填休谟埋下的坑。康德建立了一整套的认知先验范畴,由此建立了人的主观普遍性,并通过对象符合观念的颠覆,确立了认识的客观性。可惜康德建立了被休谟怀疑的物与物之间关系的普遍客观性,但是物本身仍然是在黑暗中。于是黑格尔又来填康德的坑,黑格尔说精神不是用来认识的实在的,它自身建构着实在,至少黑格尔认为经过康德,到了他已经填好了休谟的坑。后来,后现代的一群人又从休谟的余料中开始挖坑,质疑logos,质疑“是”,回到了柏拉图时代的智者之争。

评分

书前小传非常可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