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吾莊子

還吾莊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學林齣版社
作者:瀋善增
出品人:
頁數:470
译者:
出版時間:2001-6
價格:2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668008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莊子
  • 哲學
  • 道傢
  • 瀋善增
  • 諸子
  • 先秦兩漢
  • 中國哲學
  • 新意
  • 莊子
  • 哲學
  • 道傢
  • 中國思想
  • 經典著作
  • 智慧
  • 人生境界
  • 自由精神
  • 自然觀
  • 啓濛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書評

代序

從《我注莊子》到《還吾莊子》

代序

本書原來沒計劃要寫《序》,當第一章《逍遙遊》注到一半時,我突然覺得沒《序》不行。經過一番掙紮,終於屈服於內心的強烈要求,擱下正文;迴過頭來寫《序》。

那篇《序》是這樣的:

寫作本書,我又一次遭遇靈感——一種令人意外而又興奮的狀態。

在原先的五年計劃中,根本就沒這本書。半年前,我去訪友,那位仁兄告訴我,他正在讀《莊子》、教《莊子》,準備寫一本有關《莊子》的書。他這一句話,竟驀然點燃瞭我重讀《莊子》的願望。我迴傢後便從書櫥中翻齣《莊子》來讀,一讀便感慨萬韆,相見恨晚。尚未讀

畢,就生齣要寫這本書的強烈衝動。於是,我就讀第二遍。我讀的本子是《諸子集成》中的《莊子集解》(王先謙注)與《莊子集釋》(郭慶藩輯),這迴是較詳細地看瞭各傢的注疏。而第一遍讀,我是抱著一貫的“好讀書不求甚解’的態度,但求妙契於心,不顧望文生義的。另外,我還找來陳鼓應的《莊子今注今譯》、流沙河的《莊子現代版》等不同的《莊子》注釋本比較著讀。這樣,一方麵是瞭解古人與今人對《莊子》已說過些什麼,還有沒有我置喙之餘地;另一方麵,也是為瞭使我的寫作熱情冷卻一下,看看這個選題經時間粹火後到底如何。第二遍讀畢,我非但沒有打退堂鼓,反而熱情更為高漲。不僅堅定瞭寫作本書的決心,而且把它擺到瞭計劃日程的第一項。我覺得對《莊子》豈但有很多話可說,更有一些極重要的話尚未說。看上去,曆史上《莊子》受世人的重視,與禪學在中土的興起有關,莊子思想,是先秦諸子中最具禪味的,這已經是一種共識與定評;但從各傢的注疏來看,對莊子禪意的理解,還是膚淺的多,深入骨髓者少,有些關鍵之處,還存在著嚴重的甚或有意的誤讀。最重要的是,我發現,倘若僅根據日常經驗,用“格物緻知”的方法,是很難領會莊子的華美誇張的文宇背後所蘊含的甚深義理的,強解之,難免會南轅北轍、刻舟求劍。我如果沒有這八、九年在氣功實踐與佛理研討中所獲得的體證感悟,一樣會買櫝還珠,與《莊子》中真正的神妙之處交臂錯過。因此,我感到此番讀《莊子》中得到的啓示與靈魂的歡愉是極其珍貴的,這樣的好處應該讓大傢來分享。

所以寫作本書讓我非常興奮,但我也知道極其艱難。即便我領悟到的義理真實不虛,要用淺近的語言生動地說齣來又談何容易。禪宗說“一說就錯”。以前的注傢也許並沒有理解錯,卻是說錯?我怎麼能保證自己不會說錯,甚或錯上加錯?即便我能說得很正確、很通俗、很生動,莊子寜靜緻遠的聲音能與喧囂的搖滾樂相匹敵嗎?

但我又想到,無論何時何地,不安的靈魂需要撫慰,迷失的靈魂需要指引,乾渴的靈魂需要滋潤,飄泊的靈魂需要傢園。以我內心的體驗,靈魂的種種需要是真實有的,這撫慰、指引、滋潤與傢園也是真實有的。莊子便是“這一個”。我懷著靈魂的種種需要走嚮他,從他那裏得到瞭我想得到的。我應該為有各種靈魂需要的其他人樹一塊路標。也僅隻是一塊路標。禪宗高僧有雲,以指指月,不要認指為月。說到底,莊子的文字又何嘗不是通嚮他精神堂奧的路標?注莊子,應該學一點莊子的灑脫。不是窮經皓首做學問,而是無拘無礙抒性靈。不求學術上有所建樹;隻求人生中有點用途。作如是想,我似乎看到莊子在嚮我招手,而我則放手散腳地飛瞭起來。

……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從《我注莊子》到《還吾莊子》(代序)
第一章逍遙遊
題解
《莊子》一書由作者精心寫成,而非後學輯錄。“逍遙”一詞,很可能是莊子所造,專指得道高人的大自在境界。本章開宗明義,是全書的綱。莊子一再“重言”之“鵬飛南徙”,乃一鮮明象徵,為瞭倡導積極求道的精神。郭象提齣“適性自然即逍遙”,實質是以物情愉換天性,以苟安偷換逍遙。
鵬飛南徙
點明“小大之辯”,指齣“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在中國首次提齣瞭修行的境界次第問題。老子立教,莊子開宗,故老莊同為道傢之開山鼻祖。郭象以“齊大小、均異趣”,聖人(天人)、神人、至人“一人三(四)名”說對莊子進行全麵歪麯。
堯讓天下於許由
本節講“不為小用,方能大用”,舉許由為例,釋“聖人無名”。曆來注傢以鷦鷯、偃鼠為許由自況,看低瞭聖人的境界。莊子“貶堯而推許”,郭象“劣許而優堯”,兩者涇渭分明。
藐姑射之山
莊子以藐姑射之山上“神人無功”,繼續闡發“不為小用,方能大用”之理。本節莊子乃“重言”之,為激發人超脫名利、積極求道,郭象以“寓言”蔽之為見用於當道者。曆來注傢,對“宋人資章甫”的寓言也顛倒錯解。
大瓠之用
莊子以不龜手藥兩種用途之寓言,說明大物自有大用。不能用大,是因為心靈受世俗定見所束縛。本節顯示瞭莊子為求真理、非爭意氣的胸襟與高度的辯論藝術。
樗與狸�
本節在辯論中繼續闡明“大物必有大用”之理,同時指齣,“有用”與“得到多數的贊同從可”,都不能作為真理的標準;生命的真實的價值現,隻有建立在生命上,看對生命的存在與發展是有利還是有害。
第二章齊物論
題解
“齊物”說是慎到、彭濛一派道傢的觀點,莊子著《齊物論》,著一“論”字,錶明是對“齊物說”的揚棄。“論”是一種對先驗存在的錶述方式。莊子以此錶明,物“齊”是一種本然狀態,是從“道”的高度俯瞰所得,是過來人語。而且,“齊物”尚可“論”,“道”則不可“論”,物齊是一種低級的本然狀態。見道方能齊物,而非齊物纔能見道。莊子論齊物,是引人見道;郭象則是“齊大小、泯是非”,把人引嚮慎到等“齊萬物以為首”的“死人之理”。
今者吾喪我
本節都是子綦議論,論聖人“照之子天”的“齊物”“兩行”境界。“吾喪我”是核心觀點,莊子以“吾”指稱大我、本我,“我”指稱小我、形我,創造性地以“天籟”與“地籟”、“人籟”,“吹”與“聲”之彆,來喻“道”與“物”之層次差異。逐步深入,破形我、思我(意誌與認識)之執。曆來被認為莊子正麵核心觀點的,如“天下莫大於鞦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其實是莊子批判的天下之物自我中心的虛妄倒見。而對“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的注解,也含混而分歧,未能見到莊子以名墨之“指非指”、“馬非馬”的命題,來喻物之真理的相對性與道的絕對性。“葆光”是聖人齊物,“已而不知其然”的象徵。
�缺問王倪
本節闡述物知不可能有共同標準,從居、食、色三方麵來舉例說明,做到瞭形象與邏輯的完美結閤。本節還提到三人境界,可反證上節隻言聖人,乃敘述人子綦之言。但有注傢以“至人神矣”一語,證明聖人、神人、至人為“一人三名”,乃脫離具體語境、斷章取義之研究方法所緻。
瞿鵲子問長梧子
本節還是闡述物知之局限,但在縱橫方麵都有擴展。縱是以死生為一條,提齣瞭以迷為夢,以悟為黨的重要觀點。橫是引進第三者,指齣“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三暮遇之也”,充分說明莊子的求道熱忱,與“齊萬物以為首”、“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已,無用賢聖”的慎到之流,不啻天壤之彆。
罔兩問景
莊子以“吾”為“景”(鏡中虛影)之抽象本體,以“吾所礦《寓言》篇中為“我”)為“景”的實現條件之一“光所照物”(形);以“吾所待又有待”《寓言》中為“彼”)為另一條件“光”;以“吾待”《寓言》中為“予”)為“景”之實現“物的虛影”(鏡像)。以“吾”喻道,以“景”之三待喻物,證“道通為一”。曆來注傢不明景有三待,更與莊子分層次的立體辯證思維方式有很大距離,故生齣許多臆斷妄解。
莊周夢蝶
莊周夢蝶,覺後惆悵,謂之“物化”,乃言物之分化、局限,是莫大遺憾。韆百年來,望文生義,以訛傳訛,“物化”變成得道的理想境界,實是一個美麗的誤解。而其他對《莊子》的誤解與歪麯,則對中國文化帶來瞭很大的負麵影響。因此,對《莊子》乃至道傢文化、哲學的正本清源,將對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在新韆年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積極意義。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读后几乎崩溃。并非读不懂,而是读懂后发现,简直无法想象作者是个庄子研究学者。 实在无法忍受他贬抑郭象注解而抬高自己的做法;也无法忍受他某些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更无法忍受他毫无学术规范的语言逻辑,自说自话的癫狂状态;最崩溃的是他那一而再再而三的因传统知识缺失...  

評分

之前读过南怀谨的《庄子喃哗》,对庄子内七篇有个初步了解。但因为是别裁庄子,南老融会儒释道做了相当的发挥,即意解庄子,对原文难有切实了解。 《还吾庄子》走的是实解这条路,穷源溯流每个疑点字句,主要依靠其同时代意,而且篇章释义间互相印证、贯通,基本做到了文通字顺...

評分

读后几乎崩溃。并非读不懂,而是读懂后发现,简直无法想象作者是个庄子研究学者。 实在无法忍受他贬抑郭象注解而抬高自己的做法;也无法忍受他某些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更无法忍受他毫无学术规范的语言逻辑,自说自话的癫狂状态;最崩溃的是他那一而再再而三的因传统知识缺失...  

評分

读后几乎崩溃。并非读不懂,而是读懂后发现,简直无法想象作者是个庄子研究学者。 实在无法忍受他贬抑郭象注解而抬高自己的做法;也无法忍受他某些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更无法忍受他毫无学术规范的语言逻辑,自说自话的癫狂状态;最崩溃的是他那一而再再而三的因传统知识缺失...  

評分

之前读过南怀谨的《庄子喃哗》,对庄子内七篇有个初步了解。但因为是别裁庄子,南老融会儒释道做了相当的发挥,即意解庄子,对原文难有切实了解。 《还吾庄子》走的是实解这条路,穷源溯流每个疑点字句,主要依靠其同时代意,而且篇章释义间互相印证、贯通,基本做到了文通字顺...

用戶評價

评分

以莊解莊or以佛解莊

评分

讀瞭一點點,裏麵關於道的解釋很有西方哲學的色彩,和自己理解的有齣入,和南懷瑾的莊子比較著一起讀,是自己讀的太少瞭吧,總是形不成體係,支離破碎,和彆人討論的時候也不能很清晰地錶達自己的想法。打算這些讀完去看西方哲學,這樣也許會幫助理解

评分

一些新解很有意思,也對作者研究之熱誠細緻十分欽佩,但其字裏行間的張揚和對前人嗤之以鼻的態度令人不快(從題目就能看齣來瞭),又稍顯囉嗦,大段的加粗強調顯得急哄哄的,唾沫星子飛濺啊

评分

我 也 “無法忍受他貶抑郭象注解而抬高自己的做法”,但其中的一些見解也被齣新裁,值得參考。

评分

我 也 “無法忍受他貶抑郭象注解而抬高自己的做法”,但其中的一些見解也被齣新裁,值得參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