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受伤的文明

印度:受伤的文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三联书店
作者:V.S.Naipaul
出品人:
页数:215
译者:宋念申
出版时间:2003-08
价格:1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18045
丛书系列:文化生活译丛(新版)
图书标签:
  • 印度
  • 奈保尔
  • 文化
  • 游记
  • 历史
  • 旅行
  • 文明
  • 印度三部曲
  • 印度
  • 文明
  • 历史
  • 受伤
  • 文化
  • 社会
  • 发展
  • 宗教
  • 哲学
  • 独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一次的探访,奈保尔对印度和印度文化投入了更为复杂的理性和情感。尖俏的讽刺让位于沉郁乃至悲怆的分析与描述。千年古国的难题一一揭示,现实中的国度却未找到再生的原点。奈保尔的困境是印度的困境,也是我们的困境。本书颇为激越,但也证明像奈保尔这样的小说家,可更快速也更有效地指出问题所在,比之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小组和各式专家有过之而不无及。

作者简介

奈保尔爵士(1932-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2年出生于特里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53年取得学位后迁居伦敦,任职英国广播公司,1957年以《神秘按摩师》正式开始写作生涯。 奈保尔的作品以小说和游记为主,两者均获高度评价。代表作有:《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河湾》、《印度三部曲》等。 在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之前,奈何尔已收获无数荣誉,如英国最富声望的布克奖、毛姆小说奖、莱思纪念奖、霍桑登奖等。1993年,获颁第一届大卫・柯恩英国文学奖,该奖旨在表扬“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一生的成就”。 1990年,奈保尔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部 受伤的文明
第一章 旧有平衡
第二章 土崩瓦解的世界
第二部 土地上的新主张
第三章 摩天大楼与分间出租的宿舍
第四章 谷仓
第三部 执迷而非观念
第五章 洞察之缺陷
第六章 综合与模仿
第七章 失乐园
第八章 复兴可是继续
附录 奈保尔作品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有点颠覆印度我对印度一直以来有的印象,虽然这固有印象更多的来自于印度邮寄和印度电影(特别是老电影大篷车) 在游记里,看到的更多的是在这个不可思议的的国度里,虽然生活很困苦然而却处之坦然的印度人;乱糟糟的环境,宁愿病死也不去医院的穷人,医疗免费——所有这些...  

评分

奈保尔毒舌会让被描述者反感,但又让读者佩服他敏锐感受力与观察力,准确描述会让人迅速熟络一块陌生大陆与一段古老文明。一个国家与一个人一样,生命过程就是自我发现之旅,而国家自我认识更难,国家这一复杂聚合体在自我发现中常常止于简单词汇的抽象描述,简化认识会让生活...  

评分

“我们没有去处了,我们奔向来处吧”。奈保尔在印度三部曲第二部-受伤的文明里又讲,总往来处去的人是没有去处的。所谓精神自由与灵性的追求,是自以为的完整了自己向着神性的命运,是从困苦的包裹中抽身逃避,是被反复征服的人群的慰籍。 时隔十年,奈保尔第二次返回印度,那...

评分

奈保尔对印度实在是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印度是他的母国,即使他现在已经逃离,正如《米格尔街》所写。指涉印度的各个方面:经济,贫困的现实,文明的衰弱,政治的混乱,科技的落后,人民的愚钝。 这是作家直接感性的关照,我也是这么干的,把自己的感情投注在一座城市当中。...  

评分

-我心中旅行&社会观察的佳作:日本《菊与刀》,中国《吾国与吾民》,印度《印度:受伤的文明》 -这本书跟《菊与刀》的写作手法很像,分析了代表性的小说,政治家来描述了前印度社会在旧印度教文明中遭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从而产生了社会无法建立新的社会道德框架,无法承...  

用户评价

评分

“甘地唤醒了印度,却使其沉湎于自己的过去。”

评分

奈保尔对印度(尤其是圣雄甘地)这十几年间旅叙做了极为精彩提炼,印度人,在变化流动的外界事态与事物里,运用外面的现实来保持自我的延续,有着深远的魔幻世界和泛灵论思维,喜欢降低个人观察和判断力,用外部一切事物来锁定自我,从而期望达到接近纯粹直觉的生命。如果奈保尔批判的印度体验方式,和后来传入中国的禅学比较,会非常好玩,印度人天生就是外在世界尚未以分化独立形态存在,而我们需要修炼和开悟达到,唯一不同,就是印度人会停留在儿童一般发育不全的自我里,奈保尔直呼非常浅薄和惊人的无知。

评分

奈保尔印度游记三部曲的第二部,比起第一部,奈保尔对印度了解更深,思考的更多,评论也更尖刻:印度的危机并不是政治性的….也不仅仅是经济性的,所有这些不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着更大的危机,一个衰败中的文明的危机,其唯一的希望就在于更迅速的衰败。

评分

印度。

评分

对1970s的印度现状(尤其是思想观念)的批判是深刻的:印度教不适应印度现实;甘地的“无为”是对民族主义的玷污,不应有普适性(这恰巧成了民族独立运动30年来的的普遍思想现实),印度人必须有所欲求才能有所改变;以及这个特殊的国度无比复杂的社会机制与人际结构:宗族种姓、愚忠无为等等,构成了在印度进行(作者所意愿的符合西方尤其是英美意识形态的)社会改革的重重困难;……作者以一个人文工作者而非哲学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的眼光来理解和分析印度,独具慧眼,或许更切中印度民族的硬伤。其二,以西方式的自由民主价值观来诠释一个复杂的宗族种姓国度,这里有着一种文化霸权的睥睨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