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的寫法

思想史的寫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葛兆光:

清華大學教授。1950年生於上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研究生班。

已齣版的主要主要著作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漢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國經典十種》、《中國禪思想史》等。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葛兆光
出品人:
頁數:204
译者:
出版時間:2004-07
價格:20.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904101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葛兆光 
  • 曆史 
  • 思想 
  • 哲學 
  • 史學理論 
  • 中國哲學 
  • 方法論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原係《中國思想史》“導論”,內容為交代和說明研究角度、資料取捨、寫作思路。現經作者補充、修改,增加瞭《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與減法》、《什麼可以成為思想史的資料》、《思想史研究視野中的圖像》三節,以單行本問世,題為《思想史的寫法》。

用“寫法”為題,並不是說這裏討論的隻是一種寫作策略,因為思想史的不同寫法背後,總是有不同的觀念、思路和方法,寫法的改變常常意味著思想史研究的觀念、思路和方法的改變。這裏討論的就是一些關於中國思想史或哲學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論和方法問題,比如思想史應當如何思考精英與經典的思想世界和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知識史與思想史之間應當如何互相說明,古代中國思想的終極依據或者說基本預設是什麼;思想史應當如何改變過去的傳統寫法和充滿訓導性的教科書式的章節結構,以追尋思想史的真正脈絡和精神;思想史是否應當描述所謂“無思想”的時代,在無畫處看齣畫來;作為曆史記憶的傳統知識和思想如何在重新詮釋中成為新的思想資源,又因此而産生瞭思想史的連續性;思想史研究中如何看待和使用考古發現與文物資料等等,最後,《導論》也討論瞭在後現代曆史學理論漸漸進入中國的背景下,應當怎樣理解和限製這種理論資源的意義和邊界。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今天看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中的那本《思想史的写法》,我觉得葛先生之论思长于掘思想之细节,彰古今中西之辩。我觉得对于思想史的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在人文社科领域学术水平的,倒不是因为Collingwood所认为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而是在思想史的研究与写作中,要对向多向...  

評分

今天看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中的那本《思想史的写法》,我觉得葛先生之论思长于掘思想之细节,彰古今中西之辩。我觉得对于思想史的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在人文社科领域学术水平的,倒不是因为Collingwood所认为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而是在思想史的研究与写作中,要对向多向...  

評分

文/衣鹏 2006年的夏秋时节,第一次在川外的学堂里感受了长久以来期盼的那种精神交往。我至今仍然记得在综合楼1-2教室,每个星期二中午12点半以后,程志敏教授将畅快淋漓一番《荷马史诗导读》。(比起网络上对他这本书的平淡回音,这门课程实在不失水准。)在此之前,我醉心...  

評分

今天看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中的那本《思想史的写法》,我觉得葛先生之论思长于掘思想之细节,彰古今中西之辩。我觉得对于思想史的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在人文社科领域学术水平的,倒不是因为Collingwood所认为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而是在思想史的研究与写作中,要对向多向...  

評分

文/衣鹏 2006年的夏秋时节,第一次在川外的学堂里感受了长久以来期盼的那种精神交往。我至今仍然记得在综合楼1-2教室,每个星期二中午12点半以后,程志敏教授将畅快淋漓一番《荷马史诗导读》。(比起网络上对他这本书的平淡回音,这门课程实在不失水准。)在此之前,我醉心...  

用戶評價

评分

核心在於對一般知識、思想的重視、挖掘,最終重構曆史。無畫處皆是畫的那一節相當的有意思,具體到曆史的連貫性的問題上斷點的存在起到瞭留白的效果,斷點本身就是曆史的構成——就好像寫法本身構成瞭《思想史》一樣。還有的就是站在新的時間點迴溯曆史語境時候的潛在風險,從而引發齣瞭次第增加的誤讀、正解…… 又一次在循環的引用之中無限循環瞭。硃子比喻,深得我心。不過本末倒置依然是不可取的,何況精力有限,想著把西方慢慢補起來,20CE的還是緩緩吧。

评分

時隔兩年,重新讀來,頓覺滄桑。許多當日以為震驚之發見,現在以為稀鬆平常。真正的學術所能期許的作用,不正是在天纔般閃光後,成為市井民俗間的日常邏輯。人文社科,沒法造就機器,但能造就思想,正是那一縷縷絢爛的星光,讓人能在機器鐵蹄之下,親近韆百年來不曾消逝的文明。

评分

薄薄的第一冊。後麵兩捲過瞭三年都沒看下去

评分

: B2/4739-4

评分

核心在於對一般知識、思想的重視、挖掘,最終重構曆史。無畫處皆是畫的那一節相當的有意思,具體到曆史的連貫性的問題上斷點的存在起到瞭留白的效果,斷點本身就是曆史的構成——就好像寫法本身構成瞭《思想史》一樣。還有的就是站在新的時間點迴溯曆史語境時候的潛在風險,從而引發齣瞭次第增加的誤讀、正解…… 又一次在循環的引用之中無限循環瞭。硃子比喻,深得我心。不過本末倒置依然是不可取的,何況精力有限,想著把西方慢慢補起來,20CE的還是緩緩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