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思想史 葛兆光 曆史 思想 哲學 史學理論 中國哲學 方法論
发表于2025-04-11
思想史的寫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原係《中國思想史》“導論”,內容為交代和說明研究角度、資料取捨、寫作思路。現經作者補充、修改,增加瞭《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與減法》、《什麼可以成為思想史的資料》、《思想史研究視野中的圖像》三節,以單行本問世,題為《思想史的寫法》。
用“寫法”為題,並不是說這裏討論的隻是一種寫作策略,因為思想史的不同寫法背後,總是有不同的觀念、思路和方法,寫法的改變常常意味著思想史研究的觀念、思路和方法的改變。這裏討論的就是一些關於中國思想史或哲學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論和方法問題,比如思想史應當如何思考精英與經典的思想世界和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知識史與思想史之間應當如何互相說明,古代中國思想的終極依據或者說基本預設是什麼;思想史應當如何改變過去的傳統寫法和充滿訓導性的教科書式的章節結構,以追尋思想史的真正脈絡和精神;思想史是否應當描述所謂“無思想”的時代,在無畫處看齣畫來;作為曆史記憶的傳統知識和思想如何在重新詮釋中成為新的思想資源,又因此而産生瞭思想史的連續性;思想史研究中如何看待和使用考古發現與文物資料等等,最後,《導論》也討論瞭在後現代曆史學理論漸漸進入中國的背景下,應當怎樣理解和限製這種理論資源的意義和邊界。
葛兆光:
清華大學教授。1950年生於上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研究生班。
已齣版的主要主要著作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漢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國經典十種》、《中國禪思想史》等。
葛先生這本《思想史》的導論如他所言,確實是一個“懸的過高的理想設計”,而且這個設計裏麵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問題,就是思想史的邊界問題,思想史和知識史無法區分,幾乎無所不包,這當然是不妥的。但是這本書還是有極大的啓發意義,他開始反思以往我們所習用的哲學的概念、哲學史的寫法、寫作使用的材料乃至於我們對於曆史的認識,都是振聾發聵的。而且我很喜歡他這種從個人講到民族講到國傢的思路,因為每個人追根溯源都是這棵大樹上的一片葉子,那麼當我們追尋古代中國思想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追尋自己的心理曆程,兩者就這樣融為一體。
評分纔意識到這部導論也是有單行本的,那我真算是看過瞭。如果藉用最流行的“範式轉換”的說法,那麼毫無疑問,葛兆光這部書就是一部開啓範式轉換的作品。當然,所謂轉換,肯定不是一蹴而就,但在這顆種子裏已經埋藏瞭一顆參天大樹的胚芽。我不清楚30年代民俗學的浪潮,算不算是葛兆光這一思路的先聲?
評分當時很受啓發,但是還是覺得思想史講堂錄最好~
評分: B2/4739-4
評分纔意識到這部導論也是有單行本的,那我真算是看過瞭。如果藉用最流行的“範式轉換”的說法,那麼毫無疑問,葛兆光這部書就是一部開啓範式轉換的作品。當然,所謂轉換,肯定不是一蹴而就,但在這顆種子裏已經埋藏瞭一顆參天大樹的胚芽。我不清楚30年代民俗學的浪潮,算不算是葛兆光這一思路的先聲?
还记得暑假小表弟问我,既然那段历史如此屈辱(中国被列强欺辱),为何还要去记忆?一时我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我不能告诉他,这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它警醒我们勿忘国耻,如何奋发图强这样主旋律的话。也不能告诉他无论我们愿不愿意相信,历史作为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是不已我...
評分 評分新史学传入中国已逾百年,如今我们还在讨论思想史的“写法”,实际上说明思想史的研究在国内仍然很不成熟。当然,这里的“写法”,并不只是是说写作的技巧或者策略,思想史的不同写法背后,总是有不同的观念、思路和方法。写法的改变常常意味着思想史研究的观念、思路和方法的...
評分 評分思想史的寫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