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剋斯・韋伯(Max Weber,1864-1920)德國社會學傢,現代社會科學的創立者之一。其早期著述有《民族國傢與經濟政策》(三聯書店1997年齣版中譯本):代錶性著作則有《宗教社會學論集》(其中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由三聯書店1987年齣版中譯本)、《經濟、諸社會領域及權力》(三聯書店1998年齣版中譯本)。
1。一个教师所应当做的,不是去充当学生的精神领袖,不是立场鲜明的信仰灌输,而是尽力做到“知识上的诚实”,去“确定事实、确定逻辑关系和数字关系或文化价值的内在结构”,因为没有对手和不允许辩论的讲台,不是先知和煽动家应呆的地方。 2。一名正直的教师,他的首要职责...
評分韦伯的社会学一般叫理解社会学。基于是否有意图这一标准,韦伯对行动和行为作了严格区分,行动带有意图。帕森斯说,这一区分是理解社会学的逻辑起点。 理解社会学关注行动者赋予其行动的意义、目的,因此它不同于行为主义式做法,后者脱离行动者的主观层面对行为进行外在描述。...
評分王容芬,1947年-,中国旅德学者。1947年出生于北京海淀,童年在海淀培元学校读小学,1957年考入北京101中学。1962年入读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德语专业,1966年8月18日参加天安门广场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活动,认为“和希特勒没什么区别”,9月24日,她给毛泽东寄出一封署名“...
評分(大二暑假。那段时间好像读了点韦伯。) 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演讲一开头,韦伯通过对比德国和美国的学术体制,简要介绍了在德国从事学术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韦伯认为当下的体制并不一定能使有学术才能的人脱颖而出,因此从事学术工作要有天职观念。 2、学术工作的机遇和灵感...
總時間跨度為一周實際上共計6天5小時完成閱讀(有兩次番茄時間用來迴憶上一次內容);雖然實際上這本書依然讓我"在連續閱讀過程中翻看上頁會有全然陌生的感覺",但兩個理由讓我無視閱讀感受給5星:1.這本書裏麵韋伯自己的內容隻有大約一半的100多頁,而且因為是演講整理所以相對學術論著總體稍稍口語化(尤其引述內容至少不像《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那樣,通篇都是作者習以為常的教義,讓人始終懷疑“假如作者對教義的理解是錯的這本書還有意義嗎?”);2.韋伯也是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粉絲;鬍亂猜測一句,這本書貌似對範範老師來說很重要~
评分附錄的德國學人評論也蠻有趣.....居然齣現人身攻擊XD
评分薄薄的小冊子,屬於拿起來不念完就放不下的那種。PS:有精力和能力的,感覺還是應該看德文版。
评分我們的問題不僅是沒有責任倫理,而且現在連信念倫理也沒有瞭。
评分從責任倫理談到人生責任,需再讀一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