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辨

公私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陈乔见
出品人:
页数:405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0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6994
丛书系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公私
  • 伦理
  • 中国哲学
  • 历史
  • 古代史
  • 政治哲学
  • 陈乔见
  • 哲学
  • 政治
  • 社会
  • 权利
  • 自由
  • 治理
  • 制度
  • 正义
  • 权力
  • 责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中国哲学史上几个重要时期关于公私问题的讨论为切入点,对各家作了考察和梳理,辨析了公私问题上的诸种流行之论,提出了新的见解;基于以上背景,进一步具体分析儒家的公私观念和公共哲学的理论。既注重历史材料的考辩,又能够引入理论的视域,全书立论有据,史思兼顾,是相关领域中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杨国荣)

作者简介

陈乔见,1979年生,云南陆良人。云南大学史学学士,复旦大学哲学硕士,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著有《闲先圣之道》(2013),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信息


导 论
一、现代视域下对传统公私观念的诊断
二、以今释古的正当性与必要性
三、本文旨趣与结构
上篇 中国哲学史上的公私之辨
第1章 前诸子时代的公私观念
一、公私考
二、封建制度与公私观念
第2章 先秦诸子的公私之辨及其政治哲学的内涵
一、孔门公私观念
二、墨家:举公义与尚贤
三、道家:道无私
四、法家公私观念
五、稷下道家:天道无私与君王法天
六、荀子的公私之辨及其对法家的超越
七、《吕氏春秋》:贵公与去私
八、本章小结
第3章 宋明理学的公私之辨及其道德哲学的转向
一、性理之公与形气之私
二、理欲公私之辨
三、义利公私之辨
四、仁公之辨
第4章 明末至清末的公私之辨及其权利哲学的转向
一、为“私”“欲”正名
二、明清之际公私观念的重构
三、戴震对理欲公私之辨的解构与新诠
四、清儒对“大公无私”的批判
下篇 儒家公私观之重构
第5章 国民群己之间——儒家公私利益观
一、个体权益
二、民生与民权
三、国家利益
四、社会福利
五、再论义利公私之辨
六、与诸子之比较
第6章 门内与门外——儒家公私领域理论发微
一、齐家与治国
二、公法与私情
三、私域自治与公域法治
四、儒家法治论
第7章 合外内之道——儒家公德私德论
一、公德与私德辨正
二、仁之私己性与公共性
三、恕与社会交往伦理
四、儒家忠德之真谛
五、儒家孝道与公私生活
六、从儒家看道德与政治之关系
参考文献
后 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尽管近代以来的“公私观”的研究自沟口以后,接连不断,但自本书看来,还有更加值得深拓的空间,本书以春秋秦汉、宋明、明末清末三个切面来讨论公私观在历史时间内的思想呈现,可见功力,也殊为可惜。

评分

很多细节,都是经过仔细反复思索的,值得一看。不过快忘记从其中学习了什么

评分

我认为明清之际的公私思想是一个转折点,陈乔见博士却只用了12页论述。可见此书梳理为重。下篇所论公私观的重构,大多还是在先秦儒家的观念之中流转。所谓公私观重构的精华大概都流逝在那12页里了。

评分

很多细节,都是经过仔细反复思索的,值得一看。不过快忘记从其中学习了什么

评分

实在不怎么样 不深入 不浅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