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之业

伦理之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德] 马克斯·韦伯
出品人:
页数:180
译者:王容芬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1314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韦伯
  • 政治学
  • 哲学
  • 伦理学
  • 马克思韦伯
  • 伦理
  • 社会学
  • 演讲
  • 伦理
  • 职业
  • 责任
  • 道德
  • 行为
  • 社会
  • 正义
  • 选择
  • 准则
  • 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录了韦伯去世前不久为慕尼黑大学的同学们所做的两篇重要演讲:《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韦伯以一位严肃的学者和政治家的身份,科学地、入微入细地讲述了一个正直的学者必须具备的道德和一个诚实、热忱的政治家必须具备的职业伦理。演讲充满理性主义的教诲,影响了几代人,并作为一种信仰的发源将此后更多的人集中在学术理想的旗帜下。现在它被列为西方大学生的必读物。

作者简介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思想家。他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宗教社会学最早的开创者之一,他是宏观社会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印度的宗教》、《古代犹太教》、《经济与社会》等。

【译者简介】

王容芬,旅德学者。1947生于北京,1962年入读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德语专业。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从事翻译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对马克斯•韦伯作品的译介工作。1988年根据德文翻译了韦伯的两篇重要演讲稿,题名《学术生涯与政治生涯》出版(稍后的冯克利译本译作《学术与政治》),还译有韦伯的《儒教与道教》。最近她对这两种重要译作分别做了细致的修订。

目录信息

三版译序
2008年再版译序
1988年首版译序
以学术为业
以政治为业
作者年谱
附录:译者文存
马克斯•韦伯的信任伦理与责任伦理
韦伯小传
联邦德国的韦伯复兴运动
译者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一个超越世界,或者流于个人直接关系上的一种博爱。” 韦伯的演讲或许算不上振聋发聩,至少坚定有力。在场的学人们直起身,屏息...  

评分

(大二暑假。那段时间好像读了点韦伯。) 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演讲一开头,韦伯通过对比德国和美国的学术体制,简要介绍了在德国从事学术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韦伯认为当下的体制并不一定能使有学术才能的人脱颖而出,因此从事学术工作要有天职观念。 2、学术工作的机遇和灵感...  

评分

韦伯的社会学一般叫理解社会学。基于是否有意图这一标准,韦伯对行动和行为作了严格区分,行动带有意图。帕森斯说,这一区分是理解社会学的逻辑起点。 理解社会学关注行动者赋予其行动的意义、目的,因此它不同于行为主义式做法,后者脱离行动者的主观层面对行为进行外在描述。...  

评分

一九一八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慕尼黑大学,给青年学生做了题为《以学术为业》的演讲。出人意料,在演讲一开头,韦伯就告诫学生,“众多平庸之辈无疑在大学扮演重要角色”。在打算进入学术界之前,最好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  

用户评价

评分

无论学术之业还是政治之业,都是伦理之业。

评分

“在学术领域,只有纯粹献身于事业的人,才有“人格”可言”。

评分

以学术为置业 寻找自己所做所为的最终意义 整个现代世界的不断祛魅 从认知到行动 善的目的与政治行动之间可能存在的悖谬

评分

NO.92 以学术为业的目的,乃是保证头脑——无论自己的抑或他人的——清明。

评分

韦伯的思想总是流溢,才思敏捷而极具内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