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觀念

曆史的觀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英] 柯林武德
出品人:
頁數:463
译者:張文傑
出版時間:1998-03
價格:2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19033
叢書系列: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曆史地理
圖書標籤:
  • 曆史 
  • 曆史哲學 
  • 柯林武德 
  • 哲學 
  • 史學理論 
  • 曆史的觀念 
  • 曆史學 
  •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柯林武德(1889—1943)是英國著名的曆史哲學傢。本書是他關於西方曆史哲學的代錶作。全書共分五編。一、希臘羅馬的曆史編纂學。二、基督教的影響。三、科學曆史學的濫觴。四、科學曆史學。五、後論。本書為開創和發展分析、批判的曆史哲學方麵做齣瞭重要貢獻。

原編者序

導 論

第一節 曆史哲學

第二節 曆史學的性質、對象、方法和價值

第三節 第一編至第四編的問題

第一編 希臘羅馬的曆史編纂學

第一節 神權曆史學和神話

第二節 希羅多德開創的科學曆史學

第三節 希臘思想的反曆史傾嚮

第四節 希臘人關於曆史學的性質和價值的概念

第五節 希臘的曆史學方法及其局限性

第六節 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

第七節 希臘化時期

第八節 波裏比烏斯

第九節 李維和塔西佗

第十節 希臘羅馬曆史編纂學的特點

一 人文主義

二 實質主義

第二編 基督教的影響

第一節 基督教思想的潛移默化

第二節 基督教曆史編纂學的特點

第三節 中世紀的曆史編纂學

第四節 文藝復興時期的曆史學傢

第五節 笛卡爾

第六節 笛卡爾派的曆史編纂學

第七節 反笛卡爾主義

一 維柯

二 洛剋、貝剋萊和休謨

第八節 啓濛運動

第九節 人性的科學

第三編 科學曆史學的濫觴

第一節 浪漫主義

第二節 赫德爾

第三節 康德

第四節 席勒

第五節 費希特

第六節 謝林

第七節 黑格爾

第八節 黑格爾和馬剋思

第九節 實證主義

第四編 科學曆史學

第一節 英 國

一 布萊德雷

二 布萊德雷的後繼者

三 19世紀晚期的曆史編纂學

四 伯裏

五 奧剋肖特

六 湯因比

第二節 德 國

一 文德爾班

二 李凱爾特

三 齊美爾

四 狄爾泰

五 邁耶

六 斯賓格勒

第三節 法 國

一 拉韋鬆的精神主義

二 拉希利埃的唯心主義

三 柏格森的演化主義

四 近代法國的曆史編纂學

第四節 意大利

一 剋羅齊1893年的論文

二 剋羅齊的第二立場:《邏輯學》

三 曆史學與哲學

四 曆史與自然

五 剋羅齊的最後立場:曆史學的自律

第五編 後論

第一節 人性和人類曆史

一 人性的科學

二 曆史思想的範圍

三 作為心靈的知識的曆史學

四 結論

第二節 曆史的想象

第三節 曆史的證據

導 言

一 作為推論的曆史學

二 不同種類的推論

三 證詞

四 剪刀加漿糊

五 曆史的推論

六 鴿子籠方式

七 是誰殺死瞭約翰·道埃?

八 問題

九 陳述和證據

十 問題和證據

第四節 作為過去經驗之重演的曆史學

第五節 曆史學的題材

第六節 曆史和自由

第七節 曆史思維所創造的進步

人名譯名對照錶

譯後記

修訂版後記

譯後記

關於本書的作者柯林武德的思想及其史學理論的述評,已見本書的譯序。這裏隻對我們在譯文中所遇到的某些技術問題作一簡略的說明。

“心靈”(mind)一詞為作者理論中的一個關鍵性的術語。這個字也可以譯作“精神”;如黑格爾《精神現象學》或“精神哲學”的精神一字德文原文為 Geist,而英譯則作mind。譯文中除少數地方(如有關黑格爾曆史哲學的章節)作“精神”外,其餘地方均譯作“心靈”,以期統一。

本書中的idealism一詞,通常中譯名作“唯心主義”。但此詞另有一個涵義是“理想主義”。在大多數情況,書中用idealism和它的形容詞 idealistic,係與“實證主義”(以及“實用主義”)相對而言,所以我們均譯作“理想主義”。隻有少數情況,當它是與“唯物主義”相對而言的時候,則譯作“唯心主義”。

另一點特彆需要提到的是:作者使用“批判的曆史學”一詞和當代一般流行的用法大相徑庭。在一般的用法上“批判的曆史學(或曆史哲學)”係與“思辨的曆史學(或曆史哲學)”相對而言。但作者使用“批判的曆史學”一詞,卻指的是一般通行意義上所謂的“考據曆史學”(或曆史考據學);他的心目中是指19世紀以蘭剋為代錶而盛行一時的曆史考據學,也就是他在本書中所始終猛烈抨擊的那種“剪刀加漿糊的曆史學”(或剪貼史學)。這在用詞上也並非標新立異。因為criticism一詞和它的形容詞critical包含有兩種意思,一般作“批評”或“批判”解,而在曆史研究中則往往作 “考據”或“考訂”解。作者在本書中使用此詞,大都是用在後一種意義上。至於前一種意義,即通常意義上所謂的“批判曆史學”,則作者特彆標齣“科學曆史學”一詞。“科學曆史學”是本書的中心思想,全書所討論的實際上即作者所謂的“科學曆史學”問題。對於這一用法,請讀者們在閱讀時特彆加以注意,以免與通行的用法混淆。

由於作者在生前沒有來得及把本書寫成定稿,所以本書在編排上和內容上顯得頗不平衡。有些理論並沒有做齣應有的詳盡發揮,甚至沒有講清楚。對他的一些基本論點的理解,翻譯過程中曾參考瞭作者的其他著作,尤其是他的《自傳》一書。讀者如對他感興趣的話,最好也請參閱他的其他著作,至少是他的《自傳》。當然,作者理論本身也有其重大的漏洞,乃至前後自相矛盾和風格不一的地方。這些是有待於讀者以批判的眼光加以分析的。

本書的翻譯始自1979年,其後時作時輟,直到1983年鞦纔最後完工;現由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齣版,以供國內對曆史哲學和曆史理論感興趣的同誌們閱讀、研究、批判或參考之用。限於我們的水平,譯文中的錯誤或不妥之處希望能得到讀者的批評和指正。本書中所有的希臘文都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葉秀山同誌進行瞭核對,謹在此錶示衷心的謝意。

譯 者

1983年鞦,於北京

修定版後記

本書中譯本原由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北京)於1986年齣版,作為“漢譯外國史學理論名著叢書”中之一種。譯文現經過重行校正和修訂,改由商務印書館列入“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作為修訂本排印再版。“譯序”也嫌不能滿意,但目前已來不及改寫,隻好俟諸異日。

此次校訂過程中,承友人硃本源教授多所指正,謹此緻謝,並誌鴻爪;同時對商務印書館編輯部同誌的熱情幫助,錶示衷心的感激。

譯 者

1994年春 北京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历史的观念》是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柯林伍德的最后一部经典作品,在这部著作里柯林伍德表现了构建一种新的历史哲学的主张与努力,其问题便是如何认识历史、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历史,谈详细一点就是历史本身究竟是什么?历史学又是一门怎样的学问、它与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有...  

評分

柯林武德认为史料学不是历史学,历史学家研究的不是单纯的事件,而是行动,是事件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思想意志的统一体,历史学是透过历史事件去探索人类的思想历程。 柯林武德认为真正的历史观点是认可所有历史事件存在的合理性,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不是完全批判、否定...  

評分

我十分赞同科林伍德的那句话”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确,历史的对象就是思想,历史是严谨而严肃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文章着彩于古代文明古国的思想,作者对于”历史的观念“这个话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并且,他力图将历史和哲学结合在一起。在他看来,历史研...  

評分

評分

看完《历史的观念》,我最想知道,柯林武德活了多少岁。一个研究历史哲学的朋友告诉我,1940年代,50多岁。于是我情不自禁的联想,在他50多岁过世的时候,不知是何感受,在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他究竟是一种落寞还是一种骄傲。因为人们真正发现并理解他所构建的那座高峰的时候离...  

用戶評價

评分

我純粹是為瞭讀書報告看的,意興闌珊

评分

一切曆史都是思想史 2009年2月

评分

一切曆史都是思想史 2009年2月

评分

曆史哲學的路徑

评分

唯心主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