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这是一位经历坎坷的苏联作家写下的一部奇书。
作者左琴科青年时代长期患有严重的精神忧郁症,几
近崩溃,后在巴甫洛夫神经反射学说的启发下,对自己30
岁前的生活经历逐段进行精神分析,迭经失败,终于找出了
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恐惧载体,痼疾随之霍然而愈。本书即从
记述这一心理分析过程入手,探讨了人的理性如何战胜死
亡,如何战胜痛苦,如何战胜衰老的崇高命题。
就是这样一部能够造福于人类的著作,却被视为异端。
给作者带来了厄运。从1943年开始,长达十多年间,左琴科
不断遭到批判,辱骂。生活无着,人格受侮,最后于贫病交困
中死去。
翻译家戴骢倾注热情,将此书翻译成中文,使我们有机
会领略左琴科那忧郁、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图景,去寻找一种
“怦然心动”的感觉。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左琴科生于波尔塔瓦(今属乌克兰)。著名讽刺作家,他对社会现象针砭时弊的讽刺让他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都广受欢迎。代表作有《贵妇人》(1923)、《澡堂》(1924)、《新经济政策的怪现象》(1927)、《米凯尔•辛亚金》(1930)。1943年他开始创作带有半自传性质的作品《日出之前》。1946年,由于受到日丹诺夫的批判,左琴科被开除出作协,《日出之前》的第二部分也被禁止出版。直到近三十年后,左琴科早已去世,这本书才以完整的面貌跟读者见面。
一口气读完了,感觉左琴科的文笔果然洗练,结构安排也很前卫,好读并能引人思考,但可怜这部奇书出现在一个错误的时代,幸福的钥匙为作者找来了不幸,想想就让人唏嘘!
评分对俄罗斯文学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对其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印象深刻:大都病态,瘦骨嶙峋,脸色苍白,神经质,形神憔悴,神情冷漠,极度忧郁。诗人勃洛克在一篇关于果戈里的随笔中就如此描述已经逝去的作家:“倘若果戈里现在还活在我们中间,我们对待他的态度也会与其他多数同时代人...
评分一口气读完了,感觉左琴科的文笔果然洗练,结构安排也很前卫,好读并能引人思考,但可怜这部奇书出现在一个错误的时代,幸福的钥匙为作者找来了不幸,想想就让人唏嘘!
评分对俄罗斯文学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对其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印象深刻:大都病态,瘦骨嶙峋,脸色苍白,神经质,形神憔悴,神情冷漠,极度忧郁。诗人勃洛克在一篇关于果戈里的随笔中就如此描述已经逝去的作家:“倘若果戈里现在还活在我们中间,我们对待他的态度也会与其他多数同时代人...
评分也许命运就是这样,囿于时代限制,人生因此而不能完满。有时会说,高峰之巅一般片草不生,但足可以眺望远方。 看完了左琴科在世的最后一本著作《日出之前》,深深地震撼了。 在日出之前的所有阴暗、寒冷、绝望、渴望、焦躁与担惊,一切的痛苦,在他的笔下,全部剖...
啊我怎么这么忧郁 对我是贵族当然忧郁 查一查文豪大前辈忧郁吗 也都一个样 这是世界性问题吗 好像又不是 我流水账回顾过往 看看症结在哪里 希腊神庙圆梦治病 认识了巴甫洛夫的对头 看见幸福却调头就跑 波将金是面首啊
评分左琴科讲故事技巧明显好过论述
评分就感觉这个作者一定得过病。。。但是这个版本翻译得啰啰嗦嗦像是日语的文法
评分我从未遇到过与我的内心有如此共鸣的作家,敏感、身为普通人的善良、忧郁却勇于剖析自身。我钦佩他的勇气和在科学方面的高瞻远瞩,也因这份内心的共鸣而与他一起流泪过。我想看这位灯塔般照亮内心的大师度过如他所愿的美好晚年,但居然是这样残酷的结果。
评分翻译家戴骢倾注热情,将此书翻译成中文,使我们有机会领略左琴科那忧郁、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图景,去寻找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