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包含契诃夫经典名剧《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按创作时间排序,并收录焦菊隐写于1943年的《<樱桃园>译后记》。这三个剧本,虽然故事不同,所表达的都是契诃夫始终关注的主题:他憎恶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随处可见的、只知道用一些不连贯的空谈,对“未来”的空想,以充实当下空虚没落偷懒的生活的灰色的人群,他同情勤苦劳动却被毁灭了幸福和希望的另一群人,他用抒情诗一般的结构和台词、背景描述,创造了现代戏剧的开端。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 俄国著名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大师,被认为是十九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戏剧是他文学创作成就中的明珠。在欧美,契诃夫的戏剧剧目演出仅次于莎士比亚,对二十世纪现代戏剧影响极大。契诃夫作品以语言精练、准确见长,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进行探索,将人物隐蔽的动机揭露得淋漓尽致。他的优秀剧本和短篇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清晰的解答,集中讲述一些貌似平凡琐碎的故事,创造出一种特别的,有时可以称之为令人难以忘怀的或是抒情味极浓的艺术氛围。代表作有戏剧《樱桃园》、《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海鸥》,小说《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万卡》,等等。
断断续续看完了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戏剧是真的比较难的看懂,跟小说很不一样,旁白,空白和沉默很重要,剧中人物一句很普通的我家小狗吃核桃,如果不联系上下文和那个时代的面貌,就读不懂这句话所要表达的主题,这种琐碎,漠不关心都是那个时代的真实现象,万尼亚舅...
评分【按:读完焦菊隐先生的译后记,叹服他对契诃夫戏剧艺术理解之深刻,也为自己的肤浅感到惭愧:我辈在豆瓣写的那类“读后感”式的评论可以休矣。摘抄党于是欣然摘抄在此。译后记先是详细交待了《樱桃园》的创作背景和历史,然后介绍了契诃夫的创作理念、方法和过程,以及人物取...
评分【按:读完焦菊隐先生的译后记,叹服他对契诃夫戏剧艺术理解之深刻,也为自己的肤浅感到惭愧:我辈在豆瓣写的那类“读后感”式的评论可以休矣。摘抄党于是欣然摘抄在此。译后记先是详细交待了《樱桃园》的创作背景和历史,然后介绍了契诃夫的创作理念、方法和过程,以及人物取...
评分契诃夫在国人传统印象里只是一位短篇小说家。然而作为戏剧家的契诃夫同样不朽。今天我将谈谈他的绝笔作《樱桃园》。 《樱桃园》故事很简单:樱桃园的主人柳苞芙带着她的家人和仆人从巴黎搬回了俄罗斯,由于经济上的困窘,她不得不面临樱桃园即将被拍卖抵债的命运,而接手樱桃园...
2015年第63本:摒弃了所谓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契诃夫却让我们觉得他的戏剧呈现的正是生活本身。他从种种琐碎之中,提炼出日常的烦嚣、空洞、令人窒息,以及庸常的背景下各人的蒙昧、绝望与歇斯底里。弦歌已断,空余回响,他以无比的柔情慨叹一个时代的终将消逝,却又给予他的人物以缥缈的、希望的微光。一切都等待着同一个黑夜,一切也都在等待着同一个黎明。“天边已经在发亮了,整个光明的日子,绝不会远了”。
评分曹禺的《北京人》与巴金的《憩园》都闪烁着《三姊妹》与《樱桃园》的身影。另外,三个剧作中,最喜欢《万尼亚舅舅》,语言、经验、人物关系呈现得最明晰洁净,《三姊妹》《樱桃园》对人物语言的表现有点无力(?),有些杂乱感,而《万尼亚舅舅》里面人物的每一句似乎都浸透各自的灵魂与个性
评分“我们将来要在漫长的秋夜里,读上一堆一堆的书,那个时候,会有一个又新又美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展开的。”那种天真、纯粹的乐观主义,真叫人感动啊。
评分爱人妻,盼帝都,物是人非家乡情。知识分子爱好畅想未来,慵懒无趣沽名钓誉;贵妇贵夫圈里永远处于热病狂乱状态的情感冲突,以最平庸地心态去痛恨平庸;三篇读来只有《樱桃园》的一些乡愁能有所感触。无论结构再妙都好,故事里自上而下的所谓中产情怀总不大舒服。也许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这种在流放地待过,深入体验贫下中农生活的作家,才能给出真正俄味儿的辽阔视野?
评分不爱读俄罗斯文学主要因为人名也太长了,看几页就得翻回去看看这货是干嘛的也真是累爆了,影响阅读的连续性。樱桃园必定要变成别墅的,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