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包含契诃夫经典名剧《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按创作时间排序,并收录焦菊隐写于1943年的《<樱桃园>译后记》。这三个剧本,虽然故事不同,所表达的都是契诃夫始终关注的主题:他憎恶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随处可见的、只知道用一些不连贯的空谈,对“未来”的空想,以充实当下空虚没落偷懒的生活的灰色的人群,他同情勤苦劳动却被毁灭了幸福和希望的另一群人,他用抒情诗一般的结构和台词、背景描述,创造了现代戏剧的开端。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 俄国著名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大师,被认为是十九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戏剧是他文学创作成就中的明珠。在欧美,契诃夫的戏剧剧目演出仅次于莎士比亚,对二十世纪现代戏剧影响极大。契诃夫作品以语言精练、准确见长,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进行探索,将人物隐蔽的动机揭露得淋漓尽致。他的优秀剧本和短篇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清晰的解答,集中讲述一些貌似平凡琐碎的故事,创造出一种特别的,有时可以称之为令人难以忘怀的或是抒情味极浓的艺术氛围。代表作有戏剧《樱桃园》、《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海鸥》,小说《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万卡》,等等。
读的时候没按顺序,先读了《三姐妹》,最后读的《万尼亚舅舅》现在觉得,应该按顺序读的,三姐妹现在已没有什么印象了,不过三姐妹里人物的语言好像没有其他两篇的生动,人物性格不是那么突出,背景交代的也不清楚,emm,就是情节所呈现出来的故事不够完整。对我来说,好像戏剧...
评分今天看了中戏教师版的《樱桃园》,不甚满意。其一是没有强化戏剧的内在矛盾冲突,戏剧情境营造的不够,很难入戏;其二,不甚满意整个舞台的构造和布景,明显能感觉此剧在向着质朴戏剧实验,但着实粗略了一点,意外之处在于导演以白色的幕布为樱桃园的背景象征樱桃开出的...
“我们将来要在漫长的秋夜里,读上一堆一堆的书,那个时候,会有一个又新又美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展开的。”那种天真、纯粹的乐观主义,真叫人感动啊。
评分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契诃夫临终前已觉察到日新月异的时局更替,用他最后一口气写出《樱桃园》这支凄清中弥漫着芬芳的拆迁挽歌,然后就搬去天上永居了。《三姐妹》中,少女们身处破败粗鄙,而她们的情怀,她们的怨怼,无一不展现着花团锦簇的热闹之美。这是正职为医生的契诃夫,亲手为夹缝失意者们煲制的特效鸡汤。
评分生活的步步紧逼、层层压榨和灵魂深处的无力反抗,空虚感的日常莅临和在远处如曦光般出现的希望,一个阶级的没落和时间性的彻底改写,这些或许可以概括三部戏的共同内容,但归根究底,契诃夫记录下了现代性到来的转折点。我最喜欢《三姐妹》,那个永远到达不了的莫斯科。
评分契诃夫戏剧有三宝:生活空虚理想倒,三角恋爱不可少,老头老太太死得早。
评分"要想了解契诃夫,必须懂得欣赏诗,懂得欣赏他的作品所包含的抒情因素;必须先把寻求“舞台性”的虚伪戏剧观铲除;必须懂得在剧本里去寻求真实的人生。而要了解这个人生,要了解这个契诃夫式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就又必须先去全面地了解现实生活的全貌。耍了解生活的全貌,必须扩展自己生活的宽度,而不要站在高处;必须去主观地、透彻地经验人生,把握住它的脉动与形态,而不是客观地去分析它的表面。必须这样,才能懂得契诃的真价值,才能知道《樱桃园》的伟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