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瓦戈医生

日瓦戈医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苏联]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出品人:果麦文化
页数:532
译者:黄燕德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3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0452476
丛书系列:果麦·外国文学经典
图书标签:
  • 帕斯捷尔纳克
  • 苏俄文学
  • 诺贝尔
  • 外国文学
  • 俄国文学
  • 小说
  • 苏俄
  • 推荐的译本
  • 日瓦戈医生
  • 苏联文学
  • 战争题材
  • 爱情故事
  • 个人自由
  • 反官僚主义
  • 现实主义
  • 文学经典
  • 苦难与救赎
  • 人性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帕斯捷尔纳克代表作品

★ 帕斯捷尔纳克是迄今108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唯一因获奖而招致耻辱和灾难的作家

★ 著名翻译家黄燕德经典译本内地首次出版

《日瓦戈医生》这一伟大的著作是一本充满了爱的书,并不是反苏的。它并不对任何一方不利,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俄国只要记住这次诺贝尔奖金是授予了一个在苏维埃社会里生活和工作的、伟大的俄罗斯作家这样一件事就行了。

——阿尔贝•加缪(法国作家)

在二十世纪的半途中,俄国十九世纪伟大小说又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魂灵一样回来打扰我们了,这就是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它创造了一个深邃的回音室。

——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

全名为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俄文: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астернак),俄罗斯小说家、诗人、翻译家,出生在一个犹太“艺术家庭”,父亲是画家,母亲是钢琴家。毕业于莫斯科文学院,后赴德国的马尔堡大学留学,攻读哲学,又在欧洲各国游历,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小说《日瓦戈医生》闻名于世,但此书因批判了苏联体制,长期被列为禁书。

卫国战争之后的1948年,他开始创作《日瓦戈医生》,1956年完成并在次年发表后,轰动国内外,并使作家在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四天后由于苏联众多舆论的反对,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会籍,他只好拒绝领奖,致电写道:“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我被授奖所做的解释,我必须拒绝领奖,请勿因我的自愿拒绝而不快。”1986年苏联作家协会正式为帕斯捷尔纳克恢复名誉。

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具有现实主义的批判锋芒和思想深度, 善于在历史演变的背景下透视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和思想变异,真实而又细致地描写主人公多情而波动的内心世界与冷酷无情的客观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从而达到反思历史、呼唤人性的目的。《日瓦戈医生》便是他创作追求的集中代表。

黄燕德

1950年出生,台湾云林县人。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早年以“碧竹”笔名撰写出版散文、小说20多本,如《古榕》《星散》《在斜阳外》等,1980年代,更改笔名为“林双不”,文风骤变,中文造诣很高。文学翻译有《日瓦戈医生》《基督山伯爵》等。

目录信息

序 艺术隐喻中的历史投影/王介之
第一章 五点的快车
第二章 来自另一个圈子的姑娘
第三章 斯文季茨基加的圣诞晚会
第四章 不可避免的事已臻成熟
第五章 告别旧时代
第六章 莫斯科宿营地
第七章 旅途中
第八章 抵达
第九章 瓦雷金诺
第十章 在大路上
第十一章 林中战士
第十二章 荒漠中的花楸树
第十三章 带雕像房子的对面
第十四章 重返瓦雷金诺
第十五章 结局
第十六章 尾声
第十七章 尤里•日瓦戈的诗作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日瓦戈医生》 世界第一本政治禁书 一部不朽的史诗 一部知识分子的命运史 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1955年,帕斯捷尔纳克写成了至今仍能证明他艺术生命力之恒...  

评分

日瓦戈之死(完整未删版) □任晓雯 一九二九年,夏杪。 日瓦戈赶早,去索尔达金科夫医院报到。电车出了故障,时走时停。雷电撕破闷热,一街尘土落叶,狂旋出风的形状。坐在车窗边的日瓦戈,感觉昏瞀无力。打不开窗,便往后门挤。他在怒骂和踢踹中,“从电车踏板迈到石板路上...  

评分

Boris Pasternak的巨著跨越了俄国/苏联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对战争残酷性与毁坏力的刻画细致入微,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真实性。全书语言感伤而优美,尤其是对Urals广袤原野的描写,气势恢宏磅礴,空旷与苍凉力透纸背;而对冬天雪景的描写上,Pasternak又十分面面俱到,历史背景...  

评分

“窗外看不见道路,也看不到墓地和菜园。风雪在院子里咆哮,空中扬起一片雪尘。可以这样想象,仿佛是暴风雪发现了尤拉,并且也意识到自己的可怕的力量,于是就尽情地欣赏给这孩子造成的印象。风在呼啸、哀嚎,想尽一切办法引起尤拉的注意。雪仿佛是一匹白色的织锦,从天上接连...  

评分

记得刚进大学时的我正疯狂地迷恋着一切被苏联当权者禁止的书籍,而这本书当然也逃不出我的手心,在看那书的过程中,还被一位来自邯郸的同学发现,当时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说这是一本诋毁社会注意的书,当时我没有说什么,这件事过去好多年了,如今想起,不知道这位觉悟很高...  

用户评价

评分

是一直放在kindle上的小说,看过开头以后就无法放下了,译文堪称完美,从来没有一次看过如此优美毫无违和感的译作,融合了诗散文叙事等等,如此富有诗意和鲜艳的画面感 不但篇幅巨长却丝毫不拖沓极富艺术性,哲理思想和深层隐喻更是信手拈来 ,每一段分开来读都足以摄人心魄。

评分

读了一大半还是决定不读了,背景、历史、环境、文化全是陌生的,读小说无法入戏也甚是烦躁,只剩诗意的修辞了。

评分

十年后重读此书,字字句句如入心扉。

评分

我还真不习惯这个风格,还是俄罗斯文学实在太压抑了?译本不推荐。

评分

不是很认同作者某些观点,不过对历史的清醒还是很让人信服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