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 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 农村社会经济和广大农民的思想、心理、行为、思维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本书根据大量史料和实地调查 对此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特别是对“苏南模式”和 “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 提出了许多启人思索、令人信服的观点。 政策制定、经济管理或社会科学研究 诸多部门的读者,通过本书都将对中国沿海农村社会与经济的走势有一个较全面、清晰的了解。
――厉以宁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研究, 历来是中外学者所关注的重大课题。 本书首次系统考察了近代以来尤其是1949年后, 随着江浙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发生的明显嬗变。 这无论在社会史领域还是在社会学领域, 都称得上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研究。 本书的出版, 填补了社会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对认识中国近代社会、认识中国农村, 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蔡少卿
周晓虹
1957年出生于杭州。自1977年起先后考入南京医学院医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历史系,并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已出版专著《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1997)、《现代社会心理学史》(北京,1993); 译著《萨摩亚人的成年》(台北,1990)、《社会学习理论》(台北,1995)、《人格,文化的积淀》(长春,1989)、《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贵州,1991) 等。另在《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和《读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传统及其对农民行为的塑造(礼俗:神圣化了的传统;乡民的心态)
评分有些看处
评分Mentality方面写得挺差(仅仅依时代线索讲了些exoteric、浅明的、everyone knows的东西),别的方面大抵也不怎么样,还好材料串的多,mark章4.1提到土改降低生产率、萎缩城镇工商业,章4.3放开肚皮吃垮公社食堂,章4.5文革削弱乡村管制促成人口流动、工商业发展(就 直观直接直白地看,文ge搞掉的确实不是资本主义,而是 当权派,)章5.1靠三十年剪刀差 果夹攫取农民6000亿元人民币。
评分史学的视角多于社会学的视角,能看到博士论文里的青涩,但在社会背景和社会心理之间架起的桥梁有很好的示范效果。建国后的两章读起来更有收获,解开了很多以前的疑团。
评分“院里老师的书你看过谁的?” “……” 滚去看书! 恩,作一篇博士论文真的很辛苦,做好心理准备吧,慢慢学研究方法吧。 变迁分析借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