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傳播學 社會學 童年的消逝 文化 傳媒 童年 社會 美國
发表于2025-04-16
童年的消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在《童年的消逝》裏,波茲曼運用他對心理學、曆史學、語義學和麥剋盧漢學說的深刻見解以及常識,非常有說服力地闡述瞭一個觸目驚心而且頗具獨創的論題,即童年的誕生,是因為新的印刷媒介在兒童和成人之間強加瞭一些分界綫,而在電視之類媒體的猛烈攻擊下分界綫變得越來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問題轉變為娛樂,新聞和廣告定位在10歲孩子的智力水平。這也是一份內容翔實、令人震驚的警世書。
喬治•奧威爾曾在《一九八四》中預言人們將會遭受外來壓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們的文化成為受製文化,赫胥黎則在《美麗新世界》中錶達瞭另外一種憂慮,人們會漸漸愛上壓迫,崇拜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作為新聞與傳播學被廣泛參閱和引用的經典,《娛樂至死》與《童年的消逝》想告訴大傢的是,可能成為現實的,是赫胥黎的預言,而不是奧威爾的預言;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傢,生前一直在紐約大學任教,首創媒體生態學專業。一生齣版20餘部著作,其中《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和《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已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傢齣版。2003年10月去世後,美國各大媒體發錶多篇評論,高度評價波茲曼對後現代工業社會的深刻預見和尖銳批評。
看得很痛苦,不習慣這種論證方式,一點不嚴謹。討論吧,對於討論的基礎沒有明說,感受到的也都沒有共識。其中作者對於童年強烈的價值觀傾嚮也無法認同。收獲很小。翻譯很爛。
評分“童年”並非與生俱來的概念,這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經曆瞭中世紀的湮滅,經由印刷術和學校的共同推動纔成為當今世界的普遍共識。但是今天,由於以電視為代錶的“無差彆”新媒體的傳播技術,兒童與成人的區彆正在消失,與此相伴的,則是“童年”的逝去。
評分覺得看過娛樂至死就不用再看這本瞭
評分其實書名不完整,應該是說童年和成年的界綫怎樣從模糊到清晰再到消逝……在這當中,傳播媒介的變化起瞭決定性的作用。作者的態度相對比較中立,並不像想象中那麼具有傾嚮性。
評分看得很痛苦,不習慣這種論證方式,一點不嚴謹。討論吧,對於討論的基礎沒有明說,感受到的也都沒有共識。其中作者對於童年強烈的價值觀傾嚮也無法認同。收獲很小。翻譯很爛。
坦言說,我是一個對童年充滿了眷戀之心的人.當我在書店裏一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它吸引住了. 對於童年消逝的無奈和憂心,作者在書的開頭就表現出來:"在我落筆之時,十二三歲的少女正是美國收入最豐厚的模特兒." 讀完此書,自己亦有所感悟和思慮.對現今人們對媒介的...
評分 評分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形态的演进一直为研究者所特别关注,对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媒介对某一社会群体的影响等重大问题的探讨,还推动了“媒介生态学”分支的创立。这一研究领域的众多成果,展现着中外学者对当今科学主义...
評分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是媒体文化研究的大家,20余部著作中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洞见尖锐深刻。《童年的消逝》首版于1982年,2004年,我们看到了翻译版,还有多少好书在等着编辑呀。 波兹曼在书中分析了“童年”这一概念的起源及消逝。他认为在中世纪及以前的时代里,“...
評分1.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谈什么? 整本书在讲童年的发展:开端、过程、结束,并探讨结束的原因,但是没有给出太多解决的方案。作者先从童年的开端开始阐述,然后一直讲到童年的消逝,在这一过程中,探讨童年消逝的原因。作者认为童年消逝的原因是:印刷术、电报、电子媒体的产生。...
童年的消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