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1942年生,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多年,又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曾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顾问,《明报》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主任,《明报月刊》总编辑,香港美国新闻处“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现任报社社长。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文学散文多年,在港台及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成都、沈阳出版文集十多种。
著作名称:《没有童谣的年代》《保住那一发青山》《这一代的事》《回家的感觉更好》《伦敦的夏天等你来》《从前》《小风景》《白描》《甲申年纪事》《记忆的脚注》《故事》《今朝风日好》《绝色》《青玉案》《记得》等。
本书为董桥书写搜猎英文旧书的淘书心得:如王尔德的故事,安徒生童话的插图,在巴黎的海明威,集藏的《鲁拜集》,英国初版的《荒原》,英伦访书的心得,藏书票琐忆…
作者跟英文旧书结了三四十年的因缘,如今人书虽老,但此情不渝。作者每星期写一篇,写了快一年,终于写了四十篇琐记旧买新买的英文图书小品。全书一文一图,以精美装帧献给爱书的读者。
阅读的乐趣在于思维跳跃与逻辑联结。名曰求知的蜘蛛躲在脑中,将作者所思与读者所想揉成线,织成智慧的网。真知灼见各不同,丝线时暗时亮,时艳时淡,终结成一处色彩斑斓的精神世界。 搭着梁文道《读者》的快车,停在董桥《绝色》的站台前,才知何为字淡如茶浓如酒。查良镛先生...
评分董先生写的是清淡散文,我觉得,从我的观点来看,他写书不是为了功利,也不需要批评家的评论。他只是在文字里记录和回忆以前的旧日子,有些读者觉得他的用词过于华丽或者有炫耀,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他生活的圈子和其他人不同,这也并不意味着有必要把它们都换成朴素的词来讨好...
评分如何去形容董桥先生晚年看到他所珍藏的藏书和藏书票呢? 大概相符合的,只有毛姆坐在书房里抽着雪茄皱着眉头说他看书看累了也看老了的那一句心境。 他,也是晚年的毛姆,远远瞄着那一排排的书脊只想偷笑:“都安好,心里踏实。” 《绝色》这本书里,董桥先生对于西方的作家名人...
评分《董桥,您怎么啦?》 ZY.S. 2009-01-04 依旧在读,依旧在读董桥,一周一篇的期待,一周一篇的阅读,《今朝风日好》与《绝色》以后,董桥2008年文字的新结集,想来已经编排妥了,那一摞文稿清样,与挑选好的精美绝伦的插图,与往常一样的,应该正静静地躺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评分董桥的随笔中出现太多次的下午茶场景了。我最喜欢的是《暹罗淘书三贴》中的南洋水果那些描写。 “回到宁静典雅的旅馆才五点多钟,斜阳娇娆,花木娇娆,连那一客下午茶都娇娆。房里客厅的水果盘天天更换不一样的南洋特产:薄皮橘子似乎比不上六十多年前的甜,青皮香橙倒是风华...
董桥写书的文章要比平常那个重门叠户雕栏玉砌执着于小字眼和过度描述的董桥老实可爱许多,这本和今朝风日好都是非常漂亮的书话,董桥一肚子文坛八卦奇闻异事,在这本书里娓娓道来,亲切而有趣,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性价比实在不高,十万字的书印了270多页,还有三四十页的插图,居然敢卖48,这是本绝佳的立读书,在书店站着看,不觉得枯燥,一会儿也就读完了
评分我喜欢写宋美龄那段。
评分唯一吸引我的是那几页藏书。
评分董桥写书的文章要比平常那个重门叠户雕栏玉砌执着于小字眼和过度描述的董桥老实可爱许多,这本和今朝风日好都是非常漂亮的书话,董桥一肚子文坛八卦奇闻异事,在这本书里娓娓道来,亲切而有趣,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性价比实在不高,十万字的书印了270多页,还有三四十页的插图,居然敢卖48,这是本绝佳的立读书,在书店站着看,不觉得枯燥,一会儿也就读完了
评分讲Walton,讲Lamb,图片看得太眼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