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白话文不容易 ——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为了接近文学,借了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这本小册子。 文章很浅显,不像正儿八经的论文,但是,我猜测,这本小册子应该是中国所有大学中文系的必读之书。作者考证了明末以来的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的一些文学主张,研究了...
评分现文史老师要求读周作人。 先翻了《鬼的生长》、草木鱼虫七篇,不知道是不是总听说周作人的散文有苦味的原因,读的时候总想起来昨天喝的酽茶。我年纪还小吧,没读出什么味道来。 但是看到《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就觉得真的好。当然,前提是先把胡适拎出来当“靶子”。 之前看胡...
评分提起五四,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革命。而在那个时候,新文学也横空出世。从小学时代起,我受过的教育告诉我一个比较伟大的事实:新文学是对旧文学的一次革命。而历史教科书上也在极力的廓清新旧文学的关系。如果不是周作人的这本小书,我也不会想到新文学跟旧文学的有何“瓜葛”的...
评分现文史老师要求读周作人。 先翻了《鬼的生长》、草木鱼虫七篇,不知道是不是总听说周作人的散文有苦味的原因,读的时候总想起来昨天喝的酽茶。我年纪还小吧,没读出什么味道来。 但是看到《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就觉得真的好。当然,前提是先把胡适拎出来当“靶子”。 之前看胡...
评分这本书是周作人在辅仁大学的讲稿,薄薄一本,便理清了中国新文学的脉络。着实很羡慕当年得以听他课的学生,先生娓娓道来,言语毫不晦涩,谦逊渊博,真是令人神往。 第一章,关于文学之诸问题,首先解决了一个问题:文学是什么。在周作人看来,文学便是“用...
额,没啥感觉,有一点很有趣。“大抵在无话可讲而又非讲不可时,古文是最有用的”。好。。。= =。。说影响中国社会力量最大的,是道教和通俗文学,宗教老师估计会点赞。=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变化,简言之如阴阳消息,言志和载道的不断消息变化,但文中的载道,怎么看都像是里面说的“遵命文学”。“诗言志”,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言志与载道本来是不分的,周二爷想来也知道,但为了这个模式,有了文学无目的的预设,似乎也就不管了?最后谈到西学的浸入,原来的框框已经装不下新的事物,似乎更有意蕴。这一巨变,显然突破了周二爷“言志与载道“的曲折进路,而成一新的格局。
评分据说周作人讲课磕磕绊绊,口才极差,不看稿子不可能讲得出来,不知道为什么邓恭三还要再按课堂笔记重新整理一份讲稿。但我是觉得这样有趣的内容被扭扭捏捏地“朗诵”出来,不要太可爱。
评分周作人的了不起處在於,作為一名新文學運動的幹將,在眾皆呐喊誓與古典文學撇清關係的嘈雜中,看到了傳承的脈動與力量。人總易在這聲音中失去自己,是以雖有偏執處,仍然難得。他論述問題時的樸實無華,毫無驕矜之氣,我很是喜歡。尤其關於八股的論述,有趣得緊。
评分聊可一观,全书妙处,却止在附录中所收一书评,作者系23岁的钱锺书。
评分书评中有一篇,把周作人的意思总结得很好。星期四跟导师说最近在读周作人,导师说周是一个great stylist,喜欢周远超过他哥鲁迅,周有很多有趣的想法,这些也是我最近的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