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鲁迅 小说 中国文学 经典 社会 文学 中国 民国
发表于2025-02-22
呐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呐喊》(增订版)收入鲁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间创作的小说14篇。《呐喊》(增订版)以卓越的艺术语言,严格的现实主义形象,巧妙的艺术构思,一篇又一篇新形式,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写出了整整一个时代。裘沙、王伟君两位艺术家以毕生经历用画笔揭示鲁迅的思想体系,以“理解的准确,表现的深刻,艺术的精湛”再现了鲁迅的世界。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于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痛感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重于医治肉体病痛,便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1918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为发起人及领导者之一,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字街头》等重要文学刊物。
鲁迅生前出版有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著作两种。在整理中国古籍和翻译外国文学方面也成绩卓著。其全部著译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汇编为《鲁迅全集》、《鲁迅译文集》和《鲁迅辑录古籍丛编》。
九斤老太太,一代不如一代呀
评分狂人日記獨佔鰲頭。
评分喜欢鲁迅的犀利。想起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心中其实觉得有点怆然,想到那个荒唐的时代,愚昧的人们。最近一读龙应台,是的,龙先生的笔也是犀利的,直戳人心,叫人想撸起袖子来跟她吵一架,可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人,需要这种居安思危的人。人应当有critical thinking
评分小时候真的很不看重封面,也不在乎出版社。只是看,只是读,只是记录。纯粹又简单。书就是书。
评分严重不认同鲁迅的世界观,文人百无一用
多少年后,淡忘了昔日课本上的记忆,再来重读鲁迅,突然发现,鲁迅竟然和记忆中如此不同。 现在的社会,人们热衷的阅读对象是轻松闲适的小品,鲁迅那种“利”的风格,好像真的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真的不适应了吗?为何读起来还会有历历在目的感觉?读到自序中那段直...
评分7.23事件过去快三个月了,目前网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声音了,即使有声音也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了,一个接一个的事故或故事不断稀释当时的剧痛,当初愤怒的人群可能在积极地寻找着的下一个可以愤怒的对象或事故,只要媒体敢于披露,他们的想法是很容易实现的。前一段时间是上·海...
评分从小到大,语文课上学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少,《藤野先生》、《少年闰土》、《祝福》、《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的作品以辛辣的讽刺和毫不留情得揭露中国人的劣根性而著称。他对中国人民族共性中的阴暗面的揭露,有很多甚至现在都适用,而我同时也认为...
评分少年时,鲁迅更像一则笑话。“……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 同学们忍不住笑。“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大家几乎笑成一团。“立仆”——这就是我当年对鲁迅最深的印象。 还算是个青年的时候...
评分我这个人从小到大外号多多。 傻子,傻瓜,疯子,神经病,废物点心,窝囊废,白痴(吃),茅房的石头,怪物。 最近,我来到伟大首都我的故乡,又从亲戚那里得了一个新外号--孔乙己。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对这个外号感到如此愤怒和屈辱。 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在本国民众中...
呐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