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小名春英,浙江省永嘉县人。1917年7月24日生于温州的瞿溪乡,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浙江瓯海瞿溪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后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红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爱与孤独》收录了旅美台湾女作家琦君散文作品共61篇。琦君的散文以怀乡忆旧独树一帜。对于琦君来说,浙江永嘉、台湾、美东纽约和纽泽西分占了她生命的三个时期,广义来说都是“乡”,而琦君也毫无保留地写下了故乡民情、台湾风情、旅美心情。她把对故乡、亲人的缕缕情思凝于笔端,感情浓烈真挚,文风质朴平实,笔调清丽雅洁,于平淡中见深沉。
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思考了人类永恒的命题,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这些文字足够有力量,字里行间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哲学空间。周国...
评分什么是爱,自己对爱的理解又是如何形成的,这或那是不是爱,以及应该如何去爱?这些问题时常出现在思绪之中,但一直没有腾出时间或者说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这丝丝缕缕。因疫情影响尚待在家里,借此清悠时间,得以看看书,梳理思绪,也和自己聊聊天。 去年12月份的一次出差,在机...
评分很喜欢这种厚重的文字。关于友情,我没有经历过刻骨的离别,所以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只是粗略通读了一遍;而前半部分的亲情和师情,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老院里母亲哼的小调,父亲持的古书,颇有才情且狂放不羁的堂叔,迂腐儒雅的启蒙师,和蔼清骏的瞿禅师……这些贯穿于琦君成长...
评分摘要: 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的琦君是极少数的从事真正文学创作而作品畅销的作家,她的作品之所以深受读者欢迎,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信奉着“感人心者,莫善于情”这句名言,她始终怀着一颗纯朴的慈悲之心,用“情眼”看世界。于是,在她的作品下,处处都是...
评分懂得孤独的人才懂得爱,让爱来拯救孤独;爱和孤独,毕生相偎相依。
评分散文这东西果然一次读太多就会觉得腻……这本集子收录的篇目内容方面重复交叠的有些多,读到后面会觉得乏味。强推第一章《三更有梦》,是整本书最好的部分。琦君的文字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平实而有自己的韵味。虽然作为女作家难免在叙述上絮叨了一些,在抒情上泛滥了一些,但是她的文字和情感都很“真”。要是我现在是中学生一定给五星,中学生就该多读读这些文章,塞给他们那么多迅哥儿干嘛?
评分语言平实细节琐碎
评分就是这种娓娓道来的感觉 用最平实的语言 最打动我 喜欢那篇“我的另一半”补叙~作者一定是个有爱坚强的小女人~
评分最后一辑不是那么喜欢 陨落形成 太多了 比较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