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不是由一个主角贯连全部的小说,而是借一个政治运动作背景,写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所以是个横断面;既没有史诗性的结构,也没有主角。本书第一部写新中国不拘一格收罗的人才,人物一一出场。第二部写这些人确实需要“洗澡”。第三部写运动中这群人各自不同的表现。“洗澡”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谁都没有自觉自愿。假如说,人是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炼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这部小说里,只有一两人自觉自愿地试图超拔自己。读者出于喜爱,往往把他们看作主角。
杨绛(1911-2016),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 等。
在地铁上把电子书读完了,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书前部分描写知识分子间互相鄙视的微酸感觉很到位,真正“洗澡”的部分略微有点少,更希望看到“洗澡”后知识分子们的境况。可能跟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有关吧~ 总的来说,经典程度确实差《围城》一截
评分读《洗澡》,只觉意犹未尽。人物和言语之诙谐,揶揄和反讽之深刻都丝毫不逊于《围城》。两本书在总体趣味上是一致的,个人相当偏爱这种描绘知识分子生活和心理的书。许彦成约姚宓游香山那一段,那是相当的“小城之春”,格外的“花样年华”。彦成和杜丽琳吵架会不自觉地说英语...
评分钱钟书的《围城》,写的是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杨绛的《洗澡》,写的是建国后的知识分子。 仆人眼中无伟人,同侪眼中无真儒。不论小说的影射是否确有其事,至少可以了解当时智识阶级中的佼佼者是如何看待他的同行,如何理解他们的遭遇。 近年来对知识分子,似有美化神化之嫌...
评分读《洗澡》,只觉意犹未尽。人物和言语之诙谐,揶揄和反讽之深刻都丝毫不逊于《围城》。两本书在总体趣味上是一致的,个人相当偏爱这种描绘知识分子生活和心理的书。许彦成约姚宓游香山那一段,那是相当的“小城之春”,格外的“花样年华”。彦成和杜丽琳吵架会不自觉地说英语...
评分因为之前只看过钱锺书先生的围城,所以想拜读一下同样被人推崇的杨绛先生的文章。于是选择了她的《洗澡》和《洗澡之后》。 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她的文字有种钱钟书的影子。不知道是我多心还是事实,也许是因为两人在一起久了,就相似了?接着,读着读着,男女主角...
继重读《围城》后,再重读《洗澡》,杨绛先生的幽默、通透与机锋,与钟书先生比起来亦不逞多让。时代的风雨如晦,人心的钻营算计,特殊年代的知识分子群相,因其特殊,才更见个人性情。“当时文学研究社不拘一格采集的人才,如今经过清洗,都安插到各个岗位去了”,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只是不知道这收梢到底是慈悲,还是残忍,因为我们都知道,那个时代“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评分我娘俗话说,一被子盖不出两样人儿~杨阿姨跟老钱真是像啊
评分笔触不重,却揭露讽刺得非常深刻。我欣赏杨绛审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入浅出、干净洗练、幽默诙谐的表达,而在生活中更是与钱钟书相濡以沫,志趣相投,给他的写作和生活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和鼓舞。丈夫、女儿相继去世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钱钟书的作品,发表他的读书笔记,之后又将他们二人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励家庭困难但成绩优异的学生。我想,在最亲的亲人相继离开之后,还能支撑着她继续努力生活下去的,是读书,研究学问,是她的善良智慧正值及对生死的豁达,是她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作一句一句的句子用心解读,梳理通顺。
评分最有力的表达方式就是说人话。
评分戛然而止,洗澡之后呢?不喜欢许彦成和姚宓,喜欢许的妻子,一个爽利泼辣有担当的女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