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纽约书评》三十年来国际知名作者的16篇文章。书中内容,涵盖面很广。
在政治与社会方面:如以塞亚・伯林的《爱因斯坦和以色列》,W.H.奥登的《偏头痛》,加彼埃尔・布莱兹的《马勒的重现》,以及汉娜・阿伦特的《关于暴力的思考》。这本文选中还有其他一些文章,分别出自约瑟夫・布罗茨基、布鲁斯・查特温以及安德列・萨哈罗夫。这些文章在知识界和思想界都曾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收录了诸如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以及琼・迪迪安的《在萨尔瓦多》、罗伯特・洛威尔的《两个诗人》、斯特拉文斯基的《生命之泉》以及罗伯特・体斯的《安迪・沃荷的崛起》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最后,《纽约书评》专职漫画家大卫・列文的肖像漫画,为本书增添了极大的阅读乐趣。
作者/斯特拉文斯基;译/高宏 纽约书评记者:您就贝多芬的奏鸣曲和四重奏曲谈了您的一些看法,但却并未谈及贝多芬的交响曲。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这是因为我们对那样大众化的音乐还没有合理的认识。我对否定的批评不感兴趣,而进行肯定又太难了,正如帕波教授所认为的那样:...
评分这本书是在一个破败的小书店找到的,跟一堆盗版书放在一起,所以也就卖了盗版的价格。还没有看,翻译作者也不了解,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如果能评价一下里面的翻译水平那就再好不过了。读书,最怕曲解。
评分我曾经跟老许先生的一位钢丝(为其名誉着想,暂隐去尊名)分享一点小感悟:我总算明白我为什么讨厌许知远了。因为我看到了真正的好文章。 这篇文章同样是“场景式”的开头,我对老许类似“18XX年,巴黎的某个街道拐角”的开头太过于敏感,所以一下子警惕起来。 不过这种警...
评分告别集体阅读 丁国强 在这个媒体泛滥的时代,我们很难有心情去玩味一段意味深长的文字。无论是通过电视、网络还是报纸杂志,我们的目光例行公事般接触那些泡沫画面和空泛文字。留住一册杂志像锁定一个电视频道一样难乎其难。难道我们感兴趣的只是不停地翻动纸页的声音...
评分告别集体阅读 丁国强 在这个媒体泛滥的时代,我们很难有心情去玩味一段意味深长的文字。无论是通过电视、网络还是报纸杂志,我们的目光例行公事般接触那些泡沫画面和空泛文字。留住一册杂志像锁定一个电视频道一样难乎其难。难道我们感兴趣的只是不停地翻动纸页的声音...
对汉娜·阿伦特的文章印象最深刻
评分14年上半年的书
评分14年上半年的书
评分总想跟上那些思考者的脚步,却发现我越走越远.
评分还是钟意汉娜·阿伦特和苏珊·桑塔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