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C. 剋拉剋 爵士(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12.16—2008.3.19)
英國著名科幻作傢、科普作傢。與艾薩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因並稱“世界科幻三巨頭”。一生創作作品超過100部,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同時也是一位科學傢,國際通訊衛星奠基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同性戀。
一生主要榮譽包括:
1956年、1974年、1980年三次獲得雨果奬;
1973年、1974年、1979年三次獲得星雲奬;
1961年,因科普方麵的貢獻而獲得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卡林加奬;
1969年,因《2001:太空漫遊》而與斯坦利?庫布裏剋共同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提名;
1986年,獲得象徵終生成就的“達濛?奈特紀念大師奬”;
1989年,受封二等英帝國勛位爵士(CBE);
1994年,因國際通訊衛星理論而獲得諾貝爾和平奬提名;
2000年,受封下級勛位爵士(Knight Bachelor)。
所有的故事,都開始於300萬年前
一塊神秘的黑色石闆,齣現在非洲豐饒廣袤的草原上。沒有人知道是誰放在那裏的,因為那裏根本沒有“人”。但地球未來的主宰者,卻從此踏上瞭他們漫長的徵途。300萬年後的一個尋常日子,一塊黑色石闆在月球上被人類挖齣。
“發現號”宇宙飛船沉穩老練的鮑曼船長,帶著他的精英船員和頂尖科學傢團隊,在超級電腦“哈兒”的輔佐下,開啓瞭對這石闆主人的秘密追尋。此時他一點兒也不知道,他的全部船員都將遇害,不知道他的忠誠夥伴“哈兒”會倒戈一擊,更加不知道,他自己即將變成一位真正的神。
一場持續百萬年的實驗,結果就要揭曉。地球的命運,是否還在人類手中?
-----------读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四部曲 一,引言 我是科幻小说迷,我觉得这没什么丢人的。我这么说是因为科幻小说现在在国内景象惨淡,各种魔幻,玄幻大行其道,搞得很多科幻小说的作者读者都跟着灰头土脸,被人鄙视。中国的科幻小说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
評分这本书,读了两遍。 一遍是拿到书后,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要读完,由于太迫切了,感觉有些地方读得太快,而且又是晚上,有点困,感觉读得不够细致。 所以,读完一遍以后,又用较慢的速度,读了一遍。阿瑟的描写,是应该用慢速体会的,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浮现出画面,太空的瑰丽...
評分这本书,读了两遍。 一遍是拿到书后,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要读完,由于太迫切了,感觉有些地方读得太快,而且又是晚上,有点困,感觉读得不够细致。 所以,读完一遍以后,又用较慢的速度,读了一遍。阿瑟的描写,是应该用慢速体会的,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浮现出画面,太空的瑰丽...
評分 評分第一次看完库大师电影“2001太空漫游”是在2010年,距大卫的冒险之旅过去已9年。我当时深受震撼,尤其看到结局处,感到似乎有黑色的风暴席卷呼啸穿透我的大脑,空留下尖叫的回响,这种难以描述的强烈感觉几乎要冲破我的胸腔发声,第一次观影产生这样的极端体验,给我留下难以磨...
In the midst of plenty, they were slowly starving to death 猿人以及飛船開始那部分寫得很好 對人類文明和宇宙的敬畏和詩性描寫都很棒 孤獨感也很到位
评分“2001年的人口達到瞭六十億,部分國傢甚至限製每傢不得生育超過兩人。”這個,已經非常close瞭;不close的部分,是剋拉剋和庫布裏剋內容不重閤的部分,隻是這一代沒有庫布裏剋瞭,對三體的改編我也就沒太大信心瞭;科幻小說多年套路,原來盡是對2001謹小慎微的“緻敬”,最後一章的放飛自我,卻鮮有導演可以做到。
评分最佳科幻小說以及科幻電影,沒有之一。小說是現代太空科幻係列的鼻祖,在許多地方都能找到本書中的影子,《三體》中就有不少嚮其緻敬的情節與設定,影響頗深。力薦!
评分In the midst of plenty, they were slowly starving to death 猿人以及飛船開始那部分寫得很好 對人類文明和宇宙的敬畏和詩性描寫都很棒 孤獨感也很到位
评分太空漫遊之戴維悟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