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 重返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 重返美丽新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 阿道司·赫胥黎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陈亚萍
出版时间:2014-5-1
价格:32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7519480
丛书系列:独角兽文库
图书标签:
  • 反乌托邦
  • 赫胥黎
  • 小说
  • 美丽新世界
  • 社会学
  • 英国文学
  • 科幻
  • 外国文学
  • 科幻
  • 反乌托邦
  • 社会
  • 哲学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这部作品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

书中引用了广博的生物学、心理学知识,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特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有阶级、有社会分工的社会,人类经基因控制孵化,被分为五个阶级,分别从事劳心、劳力、创造、统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人们习惯于自己从事的任何工作,视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极高的工作强度为幸福。因此,这是,一个快乐的社会,这种快乐还有别的措施保障,比如睡眠教学,催眠术被广泛用来校正人的思维,国家还发放叫做索麻的精神麻醉药物让人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恩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重返美丽新世界》结合现实,以人口膨胀、组织臃肿、独裁统治、自由理念等关键话题入手,再次诠释了虚构的“新世界”,反映了科技文明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提出了人类该何去何从的课题。在虚幻、现实与未来的交错中,不妨让我们重新回到“新世界”,再次思索科学技术的真正意义。

作者简介

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3)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共写作了五十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其他著作有《铬黄》(1921)、《男女滑稽圆舞》(1923)、《光秃秃的树叶》(1925)、《点对点》(1923)、《瞎了眼睛在噶扎》(1936)、《几个夏季之后》(1939)、《时间须静止》(1944)、《天才与女神》(1955)、《岛》(1962)等。

他是生物学家的儿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他对人类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预见力。通过他的小说和散文,赫胥黎充当了社会道德、标准和理想的拷问人,有时候也是批评家。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赫胥黎在一些学术圈被认为是现代思想的领导者,位列当时最杰出的知识分子行列。

目录信息

美丽新世界
第一章 人体孵育中心
第二章 睡眠教学法
第三章 我归人人,人人归我
第四章 列尼娜与伯纳
第五章 歌舞会与团结祷告日
第六章 约会
第七章 野人村
第八章 琳达与约翰
第九章 特批令
第十章 “爸爸”
第十一章 野蛮人与新世界
第十二章 孤独赞歌
第十三章 发疯的野蛮人
第十四章 琳达死了
第十五章 临终医院大造反
第十六章 与掌控官的正面交锋
第十七章 野蛮与文明的论战
第十八章 生存,还是毁灭?
重返美丽新世界
第一章 人口膨胀
第二章 数量、质量与道德
第三章 组织臃肿
第四章 民主社会的宣传
第五章 纳粹统治下的宣传
第六章 宣传技巧
第七章 洗脑术
第八章 化学药物诱导术
第九章 潜意识诱导术
第十章 睡眠教学法
第十一章 自由理念教育
第十二章 未来能做些什么?
附录
终极变革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是对美丽新世界这种可能性发生的探索,以1958年的眼光洞察现今的世界,虽有些论点看起来有些夸大其词,或者有些搞笑,但是不可否认赫胥黎具有卓越的洞见能力,以及心系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慈悲心怀。这本书写于“美丽新世界”的26年以后,当时1932许多猜想都逐渐得到了印证...  

评分

假如,有一个没有烦恼,青春永葆,好似幸福的城邦,但一切都是人为制造的假象,思想在幸福的囚笼里而不自知;另一面,都是真实的自然,拥有自由的思想,但却充满烦恼,生老病死,有痛苦,也有快乐;如果二者可以选择,你选什么? 身处幸福的你,是否也会要求拥有真实的权利?身...

评分

赫胥黎因为《美丽新世界》出名,但是与其说他是一位文学家,我觉得他更像一位社科学者,这本《重访美丽新世界》便是在《美丽新世界》完成多年以后写的一本社科分析,分析现实世界为什么会走向美丽新世界? 赫胥黎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语言,客观上,人口、技术和过度组织化...  

评分

哪里有禁锢、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然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最高明的一点就是禁锢在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设定好。人的生育是被严格控制,分为α、β、ε等级别。从胚胎阶段开始洗脑。根本就不会去思考这个世界是否有问题,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幸福,不幸福也可以嗑药让你体验幸福。 ...  

评分

包括扎米亚京《我们》、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和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在内的“反乌托邦三部曲”,有着共同的一点:所描写的都是秩序的世界。秩序之外什么都不允许存在。但只有在《美丽新世界》中,秩序与人的愿望达成了一致。 虽然这是在更高层次上泯灭人性。 止庵先生...  

用户评价

评分

- 扎米亚京和奥威尔所述仍为善恶之争 赫胥黎笔下善恶俱已泯灭 人性被彻底抹杀 - “可我不要安逸 我要上帝 我要诗歌 我要真正的危险 我要自由 我要善良 我要原罪” “其实你是想要遭受不幸的权利” 在另两本反乌托邦小说中存在反抗与斗争 虽从结局而言令人绝望心寒 但在此冲突中仍残存人对自由民主的信仰 热情和对革命必定胜利的渴望 说明“许多生命还在为平等与幸福战斗” 而在新世界 一切过于祥和 沉闷压抑 令人无所适从 “病态的“正常人”沉浸于“个人自由的幻象”中 先天的生物学差异被牺牲 实现文化同一性 而这与自由是背道而驰的” 赫胥黎在重返美丽新世界中做出了更为深刻的剖析和反思 人口膨胀 科技进步...都为集权的产生 新世界的来临埋下隐患 值得再品

评分

比以前读《一九八四》还要顺畅些,找到预言与现实的对应。读完跟我爹说有些内幕太黑暗了,还是不求甚解独善其身比较好。在《重返》里最感兴趣是大众传播那部分。

评分

按需。

评分

《重返》中的许多评论,放到今天依然十分恰当,我们走进了作者的预言。

评分

《美丽新世界》遵循的是基因控制,用大众娱乐来同化个体。《1984》则是用高压的恐怖政策控制个体,对于“掌控官”或者是“老大哥”来说,要走得远,发展方向肯定还是要像新世界那样。这本书收录了美丽和重返美丽新世界,翻译的也不那么佶屈聱牙,最妙的是赫胥黎身为生物学家,却还能写出深入时事的理论文章,将自己的小说一张一张归为控制当下社会的要点因素,实在是一个全能的知识分子。虽然美丽新世界不如1984情节紧张看的惊心动魄。但为后面反乌托邦三部曲奠定了基础,也为《娱乐至死》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