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C. 克拉克 爵士(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12.16—2008.3.19)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世界科幻三巨头”。一生创作作品超过100部,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国际通讯卫星奠基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同性恋。
一生主要荣誉包括:
1956年、1974年、1980年三次获得雨果奖;
1973年、1974年、1979年三次获得星云奖;
1961年,因科普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
1969年,因《2001:太空漫游》而与斯坦利?库布里克共同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
1986年,获得象征终生成就的“达蒙?奈特纪念大师奖”;
1989年,受封二等英帝国勋位爵士(CBE);
1994年,因国际通讯卫星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2000年,受封下级勋位爵士(Knight Bachelor)。
所有的故事,都开始于300万年前
一块神秘的黑色石板,出现在非洲丰饶广袤的草原上。没有人知道是谁放在那里的,因为那里根本没有“人”。但地球未来的主宰者,却从此踏上了他们漫长的征途。300万年后的一个寻常日子,一块黑色石板在月球上被人类挖出。
“发现号”宇宙飞船沉稳老练的鲍曼船长,带着他的精英船员和顶尖科学家团队,在超级电脑“哈儿”的辅佐下,开启了对这石板主人的秘密追寻。此时他一点儿也不知道,他的全部船员都将遇害,不知道他的忠诚伙伴“哈儿”会倒戈一击,更加不知道,他自己即将变成一位真正的神。
一场持续百万年的实验,结果就要揭晓。地球的命运,是否还在人类手中?
大刘的那句话,现在被印在了这一版2001的封面上:“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的拙劣模仿。” 完全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我第一次读到2001,是在大学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80年代的旧书:《2001年…》,正是《2001:太空漫游》的最早的一个版本。我花了大约两个小时,把它读完了...
评分每当我说起自己喜欢的东西,总唠叨个没完,陷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恶性循环。这未见得不是个好习惯,在我这里却很容易转化为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勉强自己的大脑极速运转——超出负荷能力地去追溯、思辨、归纳,打扫记忆的尘埃。一周来,关于“太空漫游”四部曲我说了...
评分《2001:太空漫游》是一部非常经典又十分纯正的科幻小说。说它经典是因为这部作品从创作出来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而且还是一版再版,拥有难以计数的粉丝。 说它纯正,是因为作者写的就是一部纯粹的科幻小说,只有科学的幻想,而不含其他冗余成分。比如说前...
评分每当我说起自己喜欢的东西,总唠叨个没完,陷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恶性循环。这未见得不是个好习惯,在我这里却很容易转化为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勉强自己的大脑极速运转——超出负荷能力地去追溯、思辨、归纳,打扫记忆的尘埃。一周来,关于“太空漫游”四部曲我说了...
阿瑟更像是预言者,而非科幻小说家。从阿波罗登月到现在,太空科学为啥好像一直停滞不前?说好的2001太空漫游呢?
评分太空漫游之戴维悟道
评分最佳科幻小说以及科幻电影,没有之一。小说是现代太空科幻系列的鼻祖,在许多地方都能找到本书中的影子,《三体》中就有不少向其致敬的情节与设定,影响颇深。力荐!
评分In the midst of plenty, they were slowly starving to death 猿人以及飞船开始那部分写得很好 对人类文明和宇宙的敬畏和诗性描写都很棒 孤独感也很到位
评分六四年的作品,已经预测了人工智能的反人类、时间回溯的穿越。以及,外星人看我们,就跟我们看猴一样。这样的宇宙观下,地球上的政权意识是多么狭隘,人类的历史观将被击碎,一切的科技和文明也成了敝帚自珍。伟大的预言家阿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