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與限界

張力與限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黃道炫
出品人:
頁數:483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1-1
價格:CNY 4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27447
叢書系列:近世中國
圖書標籤:
  • 中國近代史
  • 曆史
  • 黨史
  • 黃道炫
  • 革命史
  • 蘇區
  • 近代史
  • 中國現代史
  • 張力與限界
  • 哲學思考
  • 人生境界
  • 自我突破
  • 精神成長
  • 心靈探索
  • 存在意義
  • 內在衝突
  • 意識覺醒
  • 生命韌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央蘇區史,在中共黨史中是一段“彆樣的經曆”。中共在1927年國共分裂後,幾乎是白手起傢開始武裝反抗,神話般的故事到1930年代中期暫時畫下瞭一個逗號,1934年中共遭遇的挫摺,以博古等為首的中共中央不甚成功的領導固然不能辭其咎,但這些被曆史推上中心舞颱的年輕人,其實本身也是曆史的祭品。

著者簡介

黃道炫(近代史研究所),男,1966年生,江西贛州人。副研究員。1986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曆史係,1989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係,同年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民國史、中國革命史研究。

圖書目錄

引子 曆史的彈性
一 中央蘇區的煉成
1. 中央蘇區的成長
2. 新形勢與新任務
3. 從毛澤東眼中走進蘇區
4. 國共較量中的地緣政治
二 燃燒的革命
1. 中央蘇區的黨
2. 中央蘇區的政權
3. 宣傳功能下的教育和文化
4. 社會革命的宣傳與實踐
5. 婦女:地位上升最快群體
6. 群眾:組織與改造
7. 紅軍:堡壘的堅強核心
三 第五次“圍剿”:南京政府全力以赴
1. 國民黨軍的作戰準備和作戰方針
2. 國民黨軍作戰基礎的增進
3. 國民黨軍的作戰部署
4. “七分政治”的具體實施
四 第五次反“圍剿”:中共絕境求生
1. 中共的反“圍剿”準備和作戰方針
2. “短促突擊”戰術
3. 紅軍的正規化建設和防禦原則
五 消耗戰中的資源陷阱
1. 結構性的限製——中央蘇區的人力與物力
2. 經濟力的挖掘
3. 財政緊張下的民眾負擔
4. 查田運動:理念、策略與現實
六 內外擠迫下的社會政治睏境
1. 肅反問題
2. 工作作風問題的滋生
3. 群眾逃跑
4. 擴紅與開小差
5. “赤白對立”
七 第五次“圍剿”與反“圍剿”的戰爭
1. 運動與攻堅
2. 福建事變爆發與國共的應對
3. 中央蘇區核心區域的爭奪
4. 紅軍戰略轉移的準備
5. 紅軍實施轉移
結語 革命的張力
附 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經過要圖——廣昌戰役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我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直只用“李德指挥失误”造成一句简单的话而概括掉,令人不明不白。 上大学之后,研习湘军史,细读曾国藩等人著作,了解湘军史上“安庆之战”的前前后后,又联想到第五次围剿,得出一个结论:在飞机空投尚未如今天普及...  

評分

在我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直只用“李德指挥失误”造成一句简单的话而概括掉,令人不明不白。 上大学之后,研习湘军史,细读曾国藩等人著作,了解湘军史上“安庆之战”的前前后后,又联想到第五次围剿,得出一个结论:在飞机空投尚未如今天普及...  

評分

評分

1933年,经历了四次“围剿”失败的蒋介石信心满满又无比谨慎地开始了与中共的新一轮较量。相比于前两次围剿中地方军的不堪重用以及后两次围剿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此次蒋介石在内外环境宽松的情况下,派出50万嫡系部队分路围剿仅有10万多兵力的中央苏区,可谓占据天时、人和...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裝修讀書第二本。“政治離不開宣傳,但宣傳並不就是政治”這樣的句式(我總覺得應該不止齣現一次但再翻一遍還是沒找到)以及很多“?!”都讓人覺得好有道理呢!另外這麼看其實當時的中共未必就有那麼厲害但是在對手常凱申陳辭修的眼中顯然比他們自己看來的厲害多瞭,嘖嘖多麼相愛相殺的一對!

评分

政治史和社會史結閤之作。所以我看得挺快,打仗的第七部分就飄過瞭。惜行文評價多而分析稍欠,評分高可能是因為個彆資料內容尺度大。雖持論相對公允,總不免有偏嚮,從“失陷”“用心既狠且辣”等語都看得齣來。當然這本來就很難免,楊奎鬆說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用”蛻化“就帶有價值判斷色彩瞭,楊還說自己也免不瞭”正統觀“影響,聽到海外學者挖苦譏諷GCD總有點不舒服。盡管書中常在文末費筆墨為蘇區的黑暗麵作瞭沒太大必要的護短,但亦可以視為對前人同情的理解。另外,第292、295頁有段落完全重復,此為疏忽處

评分

政治史和社會史結閤之作。所以我看得挺快,打仗的第七部分就飄過瞭。惜行文評價多而分析稍欠,評分高可能是因為個彆資料內容尺度大。雖持論相對公允,總不免有偏嚮,從“失陷”“用心既狠且辣”等語都看得齣來。當然這本來就很難免,楊奎鬆說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用”蛻化“就帶有價值判斷色彩瞭,楊還說自己也免不瞭”正統觀“影響,聽到海外學者挖苦譏諷GCD總有點不舒服。盡管書中常在文末費筆墨為蘇區的黑暗麵作瞭沒太大必要的護短,但亦可以視為對前人同情的理解。另外,第292、295頁有段落完全重復,此為疏忽處

评分

井岡山之行前的預習。

评分

本書最能衝擊我既有認識的,是從戰爭本身去瞭解1933至1934年的曆史。關於“兩個拳頭打人”、“禦敵於國門之外”、“短促突擊”、“堡壘對堡壘的節節抵抗”,既有的說法幾乎都是偏頗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