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法研究佛法

以佛法研究佛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释印顺
出品人:
页数:257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0
价格:21.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80568
丛书系列: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图书标签:
  • 佛学
  • 宗教
  • 佛法
  • 释印顺
  • 佛教
  • 哲学
  • 印顺
  • 開卷八分鐘
  • 佛法研究
  • 佛教哲学
  • 佛学入门
  • 经典解读
  • 修行指导
  • 智慧启迪
  • 心灵成长
  • 佛法实践
  • 佛教思想
  • 心性觉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佛法研究佛法》是印顺法师阐述佛教研究方法的重要文章,本书以此文开篇,并以之作为书名。书中还收录了《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法之研究》、《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大乘是佛说论》、《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关系》、《华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论真谛三藏所传的阿摩罗识》、《阿陀那与末那》、《欲与离欲》等重要著述。

作者简介

释印顺(1906—2005),当代佛学泰斗,博通三藏,一生游心法海,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佛学著作四十余种,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及《印度佛教思想史》、《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等专著。印顺法师对佛教的教史、教理与教制作了广泛、深入、系统的梳理与阐释,建立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成为汉语佛学研究的重要典范,受到海内外学术界、佛教界的高度推崇。

目录信息

一 以佛法研究佛法二 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 一 东方与西方 二 婆罗门眼中的东方 三 瞻波中心的古印度 四 东方王族的兴衰 五 奥义书与东方王朝 六 释迦族来自东方 七 释尊时代的印度国族 八 东方新宗教的勃兴 九 释迦的真谛 十 结论三 “法”之研究 一 序起 二 圣道现见的正法 三 法与义·法与律的对立 四 传承中的无比法与妙法 五 法轮与转法轮 六 意识所识的法四 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 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 二 秘密教之传布 三 秘密教之特色 四 印度佛教之衰亡五 大乘是佛说论 一 序起 二 从佛法的表现上说 三 从佛法的流行上说 四 从学派的分裂看大乘 五 从经论的集出看大乘 六 从思潮的递代看大乘 七 从大乘的内容看大乘 八 什么是初期的大乘经六 略说厨宾区的瑜伽师 一 瑜伽师与厨宾 二 阿毗达磨师 三 经部譬喻师 四 大乘中观师 五 瑜伽师 六 大乘瑜伽师 七 秘密瑜伽师七 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关系 一 印度的三期佛教——总说 二 厨宾中心的佛教区 三 厨宾中心区的佛教 四 锡兰的佛教 五 晚期传来的小乘经论 六 真常大乘经 七 瑜伽师的唯心论 八 大乘禅 九 后期的中观学 十 秘密教八 汉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九 论真谛三藏所传的阿摩罗识 一 九识品与九识章 二 阿摩罗识是转依 三 阿摩罗识(转依)的意义 四 阿摩罗识是自性清净心 五 心界通二分说十 如来藏之研究 一 序说 二 说如来藏之意趣 三 如来藏说之安立 四 如来藏之抉择 五 流转还灭之因依 六 如来藏说之三系不同解说 七 如来藏为涅巢因 八 如来藏为生死依十一 阿陀那与末那十二 欲与离欲 一 “欲”是什么 二 事欲的分折 三 欲与离欲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反映印顺法师的研究方法,对佛教史想钻研的可以参考,不适合初学者。古代印度,原始佛教,法,密宗,大乘是佛说,唯识和中观,汉译佛典,阿赖耶识,如来藏。

评分

2013.4

评分

印公的主要論點。

评分

以佛法研究佛法,研究佛法离不开佛法本身,同时研究佛法也不能陷入以前主观的方式。太过于经验化。

评分

印顺法师是私意钦许的学问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