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伪心理学说不

对伪心理学说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加拿大] 基思·斯坦诺维奇
出品人:
页数:254
译者:窦东徽
出版时间:2012-1-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5263254
丛书系列:新曲线·心理学丛书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心理
  • 科普
  • 批判性思维
  • 科学
  • 社会心理经济
  • 思维
  • 美国
  • 伪心理学
  • 批判性思维
  • 科学方法
  • 认知偏差
  • 心理实验
  • 心理学真相
  • 科学素养
  • 思维训练
  • 自我提升
  • 理性判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对"伪心理学"说不》第1版出版于1983年,2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顶尖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8版。这本书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教材,很多内容是心理学课堂上不曾讲授的,也是许多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作者正是从此初衷出发,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8版更新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实例,扩展了信度、效度、元分析、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等问题的讨论。

在今天的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装成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伪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对"伪心理学"说不》将教给你科学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对"伪心理学"说不》不仅适合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助于建立心理学研究中必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意识,而其通俗易读性也非常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此外,由于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性,《对"伪心理学"说不》也不失为一本精彩有趣的科学哲学类读物。

作者简介

作者:(加)基思•斯坦诺维奇 译者:窦东徽 刘肖岑

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目前担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的国家首席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推理和阅读的心理学机制。他于2010年获得格威尔美尔教育奖(Grawemeyer Award in Education)。他至今已发表了200多篇科学论文。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最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也是25位最高产的教育心理学家之一。他所撰写的《对“伪心理学”说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一书被全球300多所心理学高等教育机构采用。

目录信息

序言
第1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左右逢源)
弗洛伊德问题
现代心理学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含义
科学的统一性
那么,什么是科学?
系统的实证主义
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
实证性的、可解决的问题:科学家对于可检验理论的研究
心理学和世俗智慧:“常识”的误区
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小结
第2章 可证伪性--如何捕捉头脑中的小精灵
理论和可证伪性标准
敲门节奏理论
弗洛伊德与可证伪性
小精灵
不是所有的证实都等价
可证伪性和世俗智慧
承认错误的自由
想法不值钱
科学中的错误:接近真理
小结
第3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科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
本质主义者喜欢咬文嚼字
操作主义者将概念和可观测事件联系在一起
信度和效度
直接和间接的操作性定义
科学概念的演进
心理学领域的操作性定义
作为人性化力量的操作主义
本质主义问题和对心理学的误解
操作主义和心理学问题的措辞
小结
第4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
个案研究的地位
为什么见证叙述毫无价值:安慰剂效应
“鲜活性”问题
单一个案的压倒性影响
了不起的兰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见证为伪科学打开方便之门
小结
第5章 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第三变量问题:戈德伯格与糙皮病
为什么戈德伯格的证据更好
方向性问题
选择性偏差
小结
第6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
斯诺与霍乱
比较、控制和操纵
随机分配与操纵共同定义了真实验
控制组的重要性
聪明汉斯--神马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的聪明汉斯
对变量分开考察:特殊条件
直觉物理学
直觉心理学
小结
第7章 “但是这不是真实的生活!”--“人为性”批评和心理学
为什么自然性并非总是必要的
对“随机取样”的误解
随机分配和随机样本的区别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异同
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大二学生”问题
正确看待“真实生活”和“大二学生”问题
小结
第8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症--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关联性原则
消费者规则:警惕关联性原则的无效性
“跃进”模式与渐进整合模式的比较
聚合性证据:在瑕疵中进步
心理学中的聚合性证据
科学共识
研究方法和聚合性原则
向更有效的研究方法迈进
不要对矛盾数据感到绝望
小结
第9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多重原因的问题
交互作用
单一原因解释的诱惑
小结
第10章 人类认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某某人”统计学
概率推理以及对心理学的误解
有关概率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对概率信息的不充分利用
样本大小信息的误用
赌徒谬误
再谈统计与概率
小结
第11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试图解释偶然性事件的倾向
解释偶然性:错觉相关和控制错觉
偶然性和心理学
巧合
个人的巧合
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临床预测与统计预测
小结
第12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形象问题
心理学和超自然心理学
自助类读物
菜谱式知识
心理学和其他学科
我们是自己最坏的敌人
每个人不都是心理学家吗
抵制科学心理学的根本原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是2009年在豆瓣标记「想读」的,当时这本书还叫《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但一直没读,直到今年发现俞军老师推荐了《这才是心理学》,才买来看,发现已经是第10版了,一本书能到第10版,这已经是一个不用怀疑,看了不会后悔的标志。 回忆当时没读的原因,应该是看到这本书里...  

评分

时常有人问我,什么是心理学? . 色彩星座、催眠读心、潜能开发、心理操纵、成功学等等,这些东西是心理学吗? . 心理学是否等同于弗洛伊德?是否专门训练心理咨询师?又是否等同于心灵鸡汤、人生哲理?如果可能,我会推荐他们去看这本书:《这才是心理学》。 . 心理学是一门研...  

评分

总体感觉还不错,虽然个别地方翻译得有点别扭。书里提到的对心理学的炒作我很早就想写点东西了。前阵子,有人在网上向我打听李子勋,说看了几期央视的《心理访谈》,很崇拜他,问我要他的联系方式。我只记得他是一个网站的特约咨询专家,其他的就不知道了。于是我google了一下...  

评分

谁取的书名,简直让人差点与这本好书错过啊!在众多明明是瞎写却敢说自己与众不同的书目中,我花费了多大的缘分才能与这本相遇啊。 读书的时候歪着的身体都不自觉坐直了呢! 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心理学是多么苦逼的一门学科,人们爱他的山寨兄弟——各种流行的...  

评分

这是我七年前写的书评,当时还只是个学心理学的学生,一时感慨随便抒发下,没想到这本书到现在还挺受欢迎的。而我现在已经是从业六年的心理咨询师了,也越来越发现,生活大多数时间并不是按照科学理性的方式而存在的,人大多数时候也并不是理性的生物,却是情感的囚徒。。。所...  

用户评价

评分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新版,心理学入门经典,算是又温习一遍。

评分

实证主义学院派心理学对其他异端的反击。对于看弗洛伊德太多的,可用来解毒,或者中和一下。至于相信身心灵的,估计根本不会看这书。

评分

绝对对得起评分,可使人睿智的书。读完可以横扫各类小清新蒋方舟和唯恐天下不乱的公知。

评分

赞!某种程度上并不只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还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Social Science.不过作者语义下的“科学”大概只是“自然科学”的标准(从而可以看出心理学已经脱社入自了么= =),用这个标准来看社会学真是……好……不……科……学……啊……(so what...)

评分

这本书好像是亚马逊5元换购的,封面巨丑无比,但内容真的太棒了,改变了我很多观念(比如安慰剂效应),初步明白了怎样科学的分析问题,感受到了统计学的魅力,重要的是对心理学这个学科完全有了新的认识。(终于突破弗洛伊德、斯金纳和荣格啥的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