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讨论和分析,进而阐明“政
治与哲学”的关系比人们通常所见更为密切,甚至密不可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哲学是对于个人存在的本质与表象和个人以外的人际关系的理性思考,所以关于城邦的治术从一开始就是哲学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评分“人天生是政治动物(1253a)”:这并不是对各种强调个体的首要性的现代理论的完全否定,“《政治学》试图调和两种观点:城邦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城邦是人类自由的产物。“【2】政治的目的是德性的教育。在亚氏,善分为美好和正义,相应地有美和自由。人类处在一个不完全符合目的论的世界之中,Political意味着处于神和兽之间的灰色地带。人既是逻各斯的动物,又是政治的动物,这一结合是《政治学》的线索:哲学是政治秩序的典范。”人类自然地是政治的,这意味着,我们的自然在于依照习俗——人为地——去生活。...而这些习俗是从我们的自然中涌现出来的。...我们是政治的,意味着我们依靠某些自己给自己建立起来的标准生活,这些标准就是礼法——法律或者说习俗。“【11】 只读了导言部分,有启发;风格让人疲倦。
评分感謝 deuteros plous 慷慨贈書! :) 今早台灣人配著愛爾蘭咖啡與法式土司讀中譯英文談古希臘人,也夠世界公民了 :P
评分导言很精当,但全书看下来觉得有些地方就是强行吹逼,解得太花哨了。目的论的过分溢出,后果就是这种强解。为什么不能接受亚氏手稿的零散性和残破性呢?或者从另一角度说:即使你要为『政治学』的秩序性辩护,为什么不和现象学汇通一下呢?回到文本,对我有帮助的可能就是对前四卷的读解。卷一强调政治是哲学的,卷二给哲人在城邦中留了个位置,强调哲学是政治的;卷三强调了城邦分化为穷富,有一对财产(ousia)之贫乏(aporia)的驱力,但亚里士多德也暗示,哲学是对实体(ousia)之疑问(aporia),所以城邦和哲学又有同构性。卷四指出城邦隐含着自我意识,而这自我意识发生在特定阶层的民众上,这会导致城邦对自身的片面理解,一切成问题的政制本质上都是自我误解的。但最好的解决方式似乎是把这种误解接受下来,「自知无知」
评分翻译应该还是下了功夫但是个人觉得仍有改善空间。总体而言,从哲学与政治关系的视角切入,论述政治生活内在的不整全性,从而揭示作为个体的人与城邦完满之间的关系,进而在政治和哲学的关系上回到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语境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