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
本书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被《中华读书报》等多家媒体评为年度十大好书。
钱理群,l939年生,北京大学资深教授,19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深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对20世纪中国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重视。钱先生自北大出身,后来回到北大讲坛,传承北大真精神,深情地关注民族与人民的命运,积极开发现代中国优秀的精神思想资源,以自体生命与学术一体化的追求,回应了大时代对于中国知识界的呼唤。在北京大学学生评出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中,名列首位。
钱先生的专著和主编作品,长期以来受到了中国读者的广泛欢迎。他的主要著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论》、《周作人传》、《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丰富的痛苦》、《大小舞台之间》、《1948:天地玄黄》、《学魂重铸》、《话说周氏兄弟》、《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讲学录》、《生命的沉湖》、《拒绝遗忘:钱理群文选》、《做教师真难真好》、《周作人正传》、《与周氏兄弟相遇》、《活着的理由》、《幸存者言》、《钱理群读周作人》,等等。主编大型丛书多部,其中以《新语文读本》影响最为广大。
钱理群的《我的精神自传》匆匆翻完了,虽然知道这样不对,要看进去才行,但紧张的已经控制不住了。 昨天晚上在大家面前讲了讲这本书,张宇鑫提出: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关系的问题是个伪命题,随着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人人都会变成知识分子。是这样的吗?那知识分子在钱老那又是...
评分时代的遗嘱 ——读《我的精神自传》 在《我的精神自传》的后记中,钱先生曾说“请一批比我年轻的朋友,也即另一个时代的学者,对我的这些‘回顾与反思’……作些评点”。而我并非学者,甚至连一名人文学科的学生也不是,我只是这喧嚣的时代里仍在正视和思考的...
评分刚刚从卓越送货人那拿到这本新书,迫不及待的就看了。 按照以往先看前言后记的习惯,一下子翻到书的末尾(没有前言之故),原来这部书的上篇《我的回顾与反思》就是北大演讲录之三。我有之一(《话说周氏兄弟》,山东画报出版社)、之二(《与鲁迅相遇》,北京三联书店),早就...
评分唯一一次见钱先生的情形,迄今记忆犹新。那年他受邀在复旦开课,讲他钟爱的鲁迅,谈他忧心的现实。他并不高大,被埋藏在黑压压的听众深处,沙哑的语音传来,洪亮如钟,激情四射。钱先生的课,往往能创造一种境界,让听者感到灵魂的净化与升华,竟在这个平庸时代的气氛中做...
评分摩罗说:“一个读书人而没有见识过钱理群讲课的魅力,不能不说是个遗憾。”2002年,钱理群从北大教授岗位上退了下来,开始游走民间,走向更广阔的讲台。他回母校南京师大附中教中学语文,给“90后”们讲鲁迅。上个月又从东莞走到福州,再到上海,窜了南中国好大一圈,...
告别青年 哭一次。这次 告别北大 又红了眼。
评分讲大道理的书都不是很喜欢。读过就读过了,没太大感觉。
评分胡团伟推荐的,首次感受大家的三观!
评分与其说是自传,倒不如说是以个人为案例,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与思想的形成、特点、困扰和缺失。
评分精神自传,自我的回忆。人们总需要一些回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