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与呐喊:一个大学校长的教改历程》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武大前校长刘道玉的人生历程。作者从自己幼年求学时期写起,一直写到自己青年时期留学苏联和“反修能手”的岁月以及文革期间的各种非人遭遇,特别是详细描述了自己中年时期主政武大八年实行教改以及巅峰时期突遭免职的整个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高教的“中国特色”以及至今求解“钱学森之问”没有下文的症结所在。此外,《拓荒与呐喊:一个大学校长的教改历程》还对自己“生不愿封万户侯”的信条以及耄耋之年安度晚年的人生感悟都做了系统阐述。观点鲜明,文字隽永,很值得当下的我们阅读和思考……
刘道玉
1933年11月生,湖北枣阳人,汉族,中共党员。著名教育家、化学家、社会活动家。1977年,出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为高教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和恢复统一高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81年~1988年,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期间,倡导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推动学分制、主辅修制、插班生制、导师制、贷学金制、学术假制等改革,领风气之先,拉开了中国高教改革的序幕,影响极大,被誉为“武大的蔡元培”、“永远的校长”。尽管后来被免职,但诸多改革仍延续至今。1985年,获法国总统密特朗最高荣誉勋章。1987年,获日本东洋哲学学术研究奖章。1993年,获英国剑桥名人中心二十世纪勋章。其著作多在创造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上,有《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创造教育概论——知识?智力?创造力》、《创业与人生设计》、《创造思维方法大纲》、《创造教育新论》、《中国高校之殇》等多部著作。
这是本好书,尽管在豆瓣上评论的人不多。 这书的再版已经由世界出版社出版,和之前首版内容更加翔实,纰漏更少。 现在大学里很多的制度起源,原来都是这么一批改革派的功劳,尽管现在人们已经习惯,而不再去追寻为什么。 学习美国的学分制,为了让吃不饱的学生能够加快步伐,提...
评分作为一个在武大虚度流年光阴的混子,而立之年开始懊悔那些年荒废的时光;作为一个不曾玷污三尺讲台的教师,在学校不再招生之后才机缘巧合地看到刘校长的自传。 打开书的一瞬间觉得眼睛有点不适应,现在书籍的排版都留了很大的留白,占了很大的空间。而这本书的边缘却排的很窄,...
评分作为一个在武大虚度流年光阴的混子,而立之年开始懊悔那些年荒废的时光;作为一个不曾玷污三尺讲台的教师,在学校不再招生之后才机缘巧合地看到刘校长的自传。 打开书的一瞬间觉得眼睛有点不适应,现在书籍的排版都留了很大的留白,占了很大的空间。而这本书的边缘却排的很窄,...
评分作为一个在武大虚度流年光阴的混子,而立之年开始懊悔那些年荒废的时光;作为一个不曾玷污三尺讲台的教师,在学校不再招生之后才机缘巧合地看到刘校长的自传。 打开书的一瞬间觉得眼睛有点不适应,现在书籍的排版都留了很大的留白,占了很大的空间。而这本书的边缘却排的很窄,...
评分这是本好书,尽管在豆瓣上评论的人不多。 这书的再版已经由世界出版社出版,和之前首版内容更加翔实,纰漏更少。 现在大学里很多的制度起源,原来都是这么一批改革派的功劳,尽管现在人们已经习惯,而不再去追寻为什么。 学习美国的学分制,为了让吃不饱的学生能够加快步伐,提...
16年上半年大一下学期在武大看的,上大学后看得第一本令人情志激切心潮澎湃的书。刘道玉时代早已结束,但与武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王星拱周鲠生时代一起,是武大最刻骨铭心的两段记忆、最值得重视的两段传统。如今我辈庸碌的、不得不日益被规训的武大人,大约须慷慨悲歌地追忆这两个时期,才能在无聊浅薄地自命网红而沾沾自喜的大学中寻求自己精神突围的方向。
评分芦苇:拍《霸王别姬》和《活着》的时候我比较高兴,我觉得我们终于起步了,可我没想到,那就是我们的终点。(刘道玉的改革可作如是观。
评分下次去采访校长时有几个问题还要当面问问。
评分#1933/11/24-2017/11/24 祝刘道玉先生84岁生日快乐# 先生估计也是难再了。现在要说大学教育如何如何,建设什么“世界一流” 大学,没有先生的魄力和勇气,不给校长治校以自由空间,还是趁早拉倒的好。特向那一代经历过诸多磨难仍然理想不灭的英杰豪俊致敬。
评分芦苇:拍《霸王别姬》和《活着》的时候我比较高兴,我觉得我们终于起步了,可我没想到,那就是我们的终点。(刘道玉的改革可作如是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