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英] 雷蒙·威廉斯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352
译者:高晓玲
出版时间:2011-12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636702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化研究
  • 社会学
  • 雷蒙.威廉斯
  • 文化
  • 英国
  • 思想史
  • 社会
  • 雷蒙·威廉斯
  • 文化研究
  • 社会学
  • 人文思想
  • 现代性
  • 身份认同
  • 全球化
  • 批判理论
  • 文化批判
  • 社会变迁
  • 公共领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化与社会》是雷蒙•威廉斯的成名作,1958年首次出版后已多次再版并被译为多国文字,被誉为英国新左翼的开创性之作,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

作者以“工业”、“民主”、“阶级”、“艺术”、“文化”五个关键词为主题,选取了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中叶活跃于英国思想界、文学界的四十位著名作家和思想家,通过分析他们对工业革命以及文化问题的不同论述,梳理了文化观念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勾勒出影响20世纪文化思潮的重要传统。

作者简介

雷蒙·威廉斯(1921—1988),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想家、知识分子和文化行动主义者”。出生于威尔士乡间的工人阶级家庭,毕业于剑桥的三一学院。战后至1961年,曾任教于牛津大学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担任戏剧讲座教授,直至去世。

雷蒙·威廉斯著作宏富,主要有:《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乡村与城市》、《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写作、文化与政治》等。

目录信息

前 言
1987年版前言
导 论
第一编 19世纪的传统
第一章 对比
一.埃德蒙•伯克和威廉•科贝特
二.骚塞与欧文
第二章 浪漫主义艺术家
第三章 穆勒论边沁与柯尔律治
第四章 托马斯•卡莱尔
第五章 工业小说
《玛丽•巴顿》(1848年)
《北方与南方》(1855年)
《艰难时世》(1854年)
《西比尔,或两国记》(1845年)
《奥尔登•洛克,裁缝兼诗人》(1850年)
《费立克斯•霍尔特》(1866年)
第六章 J. H. 纽曼与马修•阿诺德
第七章 艺术与社会
普金、罗斯金、莫里斯
第二编 中间时期
一.马洛克
二.“新美学”
三.乔治•吉辛
四.萧伯纳和费边主义
五.国家的批评者
六.休 姆
第三编 20世纪的观念
第一章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第二章 理查德•托尼
第三章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第四章 两位文学批评家
一.瑞恰兹
二.利维斯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和文化
第六章 奥威尔
结 论
大众与群众
大众传播
大众观察
传播与共同体
文化与何种生活方式?
共同体观念
一种共同文化的发展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社会学】 英国是没有古典社会学传统的,现代社会学的第一个奠基人是德国的韦 伯,第二个是法国的涂尔干。然后是1930-1950年代美国社会学的大发展 。英国在60年代以前只有人类学习,吉登斯是第一位社会学教授。英国 人比较善于从文化角度,而非社会科学角度对现代社会进行...

评分

文化与社会 追溯意义上的文化研究之祖——Raymond Williams 精到的文化研究论著——《文化与社会》 通过对18-19世纪文学、思想史上重要人物生动的描述,串联起作者所始终关注的有关“文化”发展的脉络。全书因“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定义而紧凑明确,却又不带有主题先行的牵...  

评分

这是由文化研究课堂讨论而引发的一篇非正式小文。 在文化研究课堂上,带领文艺学研究生细读分析文化唯物主义重量级老炮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英文版(1958)。 感觉对威廉斯无比留恋。他为英美的文化研究,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新阶段,开了个博大精深的好头儿,并很靠谱...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最震撼的文本类型就是找到历史之根的学术评论,工业、民主与文化这三个概念在其中的缠斗尤其精彩。在他评价别人的部分,立场柔韧,姿态更是教科书式的——深刻的客观,前后自我论述的部分读来更畅快,也彻底贯彻了他的核心贡献(文化作为一种整体生活方式),但落到实处,还是有一丝可疑的乐观。

评分

对自己立场的时时反思,“立法者”自省的姿态一下子摸到了知识分子在文化与社会中的脉门。要好好重读。

评分

大作!肯定会影响我很多

评分

最震撼的文本类型就是找到历史之根的学术评论,工业、民主与文化这三个概念在其中的缠斗尤其精彩。在他评价别人的部分,立场柔韧,姿态更是教科书式的——深刻的客观,前后自我论述的部分读来更畅快,也彻底贯彻了他的核心贡献(文化作为一种整体生活方式),但落到实处,还是有一丝可疑的乐观。

评分

最心痛是,看得太迟。这是一本非读不可的书,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