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是雷蒙•威廉斯的成名作,1958年首次出版后已多次再版并被译为多国文字,被誉为英国新左翼的开创性之作,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
作者以“工业”、“民主”、“阶级”、“艺术”、“文化”五个关键词为主题,选取了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中叶活跃于英国思想界、文学界的四十位著名作家和思想家,通过分析他们对工业革命以及文化问题的不同论述,梳理了文化观念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勾勒出影响20世纪文化思潮的重要传统。
雷蒙·威廉斯(1921—1988),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想家、知识分子和文化行动主义者”。出生于威尔士乡间的工人阶级家庭,毕业于剑桥的三一学院。战后至1961年,曾任教于牛津大学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担任戏剧讲座教授,直至去世。
雷蒙·威廉斯著作宏富,主要有:《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乡村与城市》、《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写作、文化与政治》等。
一年前读书会presentation这本书 大家都表示没听懂 前两天自己去看presentation的提纲 发现也看不懂了。。。 于是就重新复习了一下,把读书笔记用圆润的风格写了出来,当然了限于思想深度有限,领悟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有限。。。所以只能概括,无从跟作者或者作者论述的...
评分就是中世纪转向现代世界的过程中,尤其是从旧的宗教时代转向科学时代,从工业时代转向工业时代,从皇帝贵族时代,转向民主大众时代的过程中。 威廉斯提出五个关键词,工业,民主,阶层,艺术,文化。 工业的出现,带动了社会发生变化。马克思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作用,强调...
评分这是由文化研究课堂讨论而引发的一篇非正式小文。 在文化研究课堂上,带领文艺学研究生细读分析文化唯物主义重量级老炮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英文版(1958)。 感觉对威廉斯无比留恋。他为英美的文化研究,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新阶段,开了个博大精深的好头儿,并很靠谱...
评分 评分最心痛是,看得太迟。这是一本非读不可的书,推荐。
评分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新译不错。
评分冷静、敏锐、慈悲;而且在这三个面向上都达到了极致。不应当半途而废任意一本威廉斯的书。“把有教养的少数派和‘反创造’的大众对立起来,这样的观念容易形成一种有害的傲慢和怀疑主义。”疑心豆瓣许多指天骂地的高赞转播都是在这种自我确证中巩固一种没有出路的差序格局和互相认同,纵然在此平台上永远能收获叫好和拥护。在竹内好那里充满了悲壮色彩的所谓“火中取栗”,威廉斯早已有条不紊、细致沉着地进行着了。
评分大师之作。梳理了十八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中期不同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文化观念,将文化这个概念的变化放在工业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兴起的脉络下考察。把乔治·奥威尔视为一个自我流放者,认为其既不接受极权社会的统治,也不服从自由主义原则架构的社会的管理。对大众传播的解释十分精到,认为大众传媒不能成为大众品味败坏的替罪羊,它最坏程度也只是中立的。文字工作者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大众文化,存在标准错位的问题。雷蒙·威廉斯认为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平等,认为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将会窒息生命的动力与文化多元性,但强调“生命平等”,大概类似于“机会平等”。
评分威廉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无所不在的词语分析(文化与社会关键词可以跳来跳去看一年)及动态的观察思考方式。重传统和过程,同时强调矛盾与张力,就使论述本身颇具深度。(Paradox of the exile非常有启发性)伊格尔顿书中常见其影,但老师文风明显更稳健沉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