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德国剧作家、戏剧导演、诗人,二十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戏剧家。一八九八年生于奥格斯堡,一九三三年离开纳粹德国流亡丹麦、瑞典、芬兰等地,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七年移居美国,一九四七年底返回欧洲,一九四九年起定居东柏林。创作大量戏剧、诗歌及散文作品,代表作有戏剧《三毛钱歌剧》、《伽利略传》、《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四川好人》和《高加索灰阑记》等。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8–39/1941) ,副标题是“三十年战争纪事”, 时代背景就是17世纪德国三十年战争。安娜·菲尔琳,号称“大胆妈妈”,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哑女,拉货车随军叫卖,把战争视为谋生的依靠,发财的来源。一个士兵望着她的货车预言:“谁要想靠战争过活,就得向它交出些什么。”这个把生活希望完全寄托于战争的女人,最终落得家破人亡。这是一个在战争中为谋生不怕冒险,不计后果的女人的悲剧。 “大胆妈妈”称呼,来源于德国17世纪小说家格里美尔豪森的流浪汉小说《女骗子和女流浪者库拉舍》。“库拉舍”(Courage)这个词在巴罗克时代的含义是女人勾引男人的“心计”,在布莱希特笔下,则是小人物为了生存而必备的“勇气”。
这是豆瓣给这本书写的简介: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8–39/1941) ,副标题是“三十年战争纪事”, 时代背景就是17世纪德国三十年战争。安娜·菲尔琳,号称“大胆妈妈”,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哑女,拉货车随军叫卖,把战争视为谋生的依靠,发财的来源。一个士兵望着她的...
评分布莱希特不用拆的这么碎出吧!!!直接把戏剧集重印了多好,拆这么碎坑爹了!!这也太会赚钱了吧!!!! 布莱希特不用拆的这么碎出吧!!!直接把戏剧集重印了多好,拆这么碎坑爹了!!这也太会赚钱了吧!!!! 布莱希特不用拆的这么碎出吧!!!直接把戏剧集重印了多好,拆...
评分勇气,在战乱年代有勇气活着,而且还要有勇气的活个样子。 我一直比你晚成熟,当我在有生之年面对你的时候,我却没有表达出我真实感想。多余的是做作与虚荣。你离开了我。 后来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我死了你活着,或者反之。 我们不是一个世界。 若我比妈妈死得早,那么我英年早...
评分布莱希特不用拆的这么碎出吧!!!直接把戏剧集重印了多好,拆这么碎坑爹了!!这也太会赚钱了吧!!!! 布莱希特不用拆的这么碎出吧!!!直接把戏剧集重印了多好,拆这么碎坑爹了!!这也太会赚钱了吧!!!! 布莱希特不用拆的这么碎出吧!!!直接把戏剧集重印了多好,拆...
评分一 招募员与上士对话。 招募员为凑军队苦恼,大家不愿意参军。 上士说“和平只会造成懒散,唯有战争才能建立起秩序来。” “像一切好事情一样,发动战争在开头总是难的,但是要真进行起来,那就停不下来了;大家会害怕和平,就像赌钱的人害怕一场赌博干完了一样,因为一旦停下来...
戏剧实验的效果总归要看现场演出的。大概布莱希特的"陌生化"富有成效,所以西方戏剧史才浓墨重彩地推介他。光就此剧本而言,确有先锋味道,大胆妈妈这一形象内蕴丰富,将小商贩投机逐利的本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人构筑的荒诞最终使三个孩子接连死去,然而她竟殊少反省,孩子的重要性还不如那辆大车以及利用战争谋利的期盼重要呢。
评分“和平爆发了!” 【还以为布莱希特的剧会是纯客观叙事性史诗剧,没想到也是有抒情唱段的~
评分“穷人需要的是胆量。因为他们什么都丧失了。”
评分没太明白布莱希特的风格,是要拒绝戏剧化吗?每次大胆妈妈有一番感慨议论将要说出的时候就会转移话题,还有牧师。如果是要拒绝戏剧化造成的观众容易进入剧情的幻觉,那剧里也有部分还具有戏剧性啊。(有点像新小说那样拒绝读者主观进入,免得如传统小说似的领着读者进入幻觉,然后又对读者不管不顾。)
评分反法西斯70周年读这剧本很是应景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