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在其短促而丰富的一生中留下了《生死场》、《呼兰河传》等经典传世之作,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和突出的文学史地位。本全集按照作者生前结集的时间顺序编辑,基本上反映了原书原貌,并将作者未结集和未发表的作品进行了详细整理,同时附有作者年表、索引和大量珍贵照片等。该全集版本考证翔实,收录文章完整,注释精当,堪称是萧红一生创作的精确展示,是一部具有学术研究价值、文学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精品。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河畔一个旧式家庭,她是作为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一生四处漂泊,寓居过日本,去过香港,居无定所。但她的作品将斗争性与民族性融和到人性里面,从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萧红的作品没有贯穿始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带有散文式的自由、洒脱的特点。萧红独特的女性写作才华,使她的作品拥有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萧红是鲁迅的忠实追随者,曾参与编辑《鲁迅全集》,受鲁迅影响至深。
《萧红全集(共4册)》收入萧红1952年至1941年期间创作的作品和部分书信,从《萧红全集(共4册)》中可以领略她的思想和艺术才华。
不曾通读萧红的所有作品,早年阅读《呼兰河传》的感觉,仿佛是欣赏一曲缓慢、低沉、忧伤且一唱三叹的北方民谣。看过《黄金时代》,电影和《呼兰河传》一样不疾不徐,一代才女的爱与别离,贫病与死亡,剧情竭力克制着波澜,直至落幕。 恍惚记得《黄金时代》里有一个镜头,是鲁迅...
评分曾有人说,五四时期最经典的小说是“两城一传”:《边城》、《围城》和《呼兰河传》。《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曾入选过诺贝尔文学奖,如果不是当时的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太官僚,沈从文很有可能凭借这部作品获奖。《围城》就更不用说,从钱钟书写出它的那天起,它就一直在...
评分在如今浮躁的社会里,景物描写无法快速的吸引读者,这样的开头大概已经被作者们摒弃了。 而在六七十年前,比起引人入胜的剧情,作者们更善于并且也热衷于描写风物。 在这之中,萧红更是翘楚。 《呼兰河传》以一段冗长的描写拉开帷幕,一步步托出呼兰河这个小镇的风土人情,继而...
评分萧红死了这么久,不在2000年不在2008年,怎么就突然在去年红了。根据她改编的电影据我所知就有2部了。有天我去新华书店2楼,卖少儿书籍的楼层,本来想找找有没有我很喜欢的作家,曹文轩老师的儿童文学的,结果曹文轩的没看到,倒是看到了好多萧红的作品,儿童般拙稚的水墨画封...
评分在读《萧红全集》这本书之前,我几乎都没有听说过萧红这个人,直到最近看了她的全集,了解了她的过往经历,还有她的一些作品。未曾意料的是,竟被这个女子给深深触动了。 最令我折服的,非萧红直面岁月荒凉的勇气莫属。面对血淋林的人生,她不是鲁迅笔下真的猛士,反而只是一...
第四册后续做资料索引是很好的,读全集一事怕是还要文本对照,最喜欢的部分是萧红的书信吧,写给对方的细细碎碎的日常不由得莞尔,意外收获于萧红竟然写过戏剧,突击可和生死场对读,鲁迅先生相关也可勾连。(另:此次只是略读,仍需文本细读,部分篇章的重复还是寻本溯源的好)
评分馬伯樂看不下去。
评分萧红的笔调清清淡淡,不刻意渲,却传递出了无尽的伤感,与张爱玲的浮金泛彩的华丽气象不同,萧红笔下是一派近乎稚气的天然,像一个孩子无心的讲述——那个孩子就坐在姥姥家的门槛上,没心没肺地绕着舌,可是觉得与悲哀终于从言语间带了出来,那个孩子的脸,也被阴影遮去了一半。
评分萧红的笔调清清淡淡,不刻意渲,却传递出了无尽的伤感,与张爱玲的浮金泛彩的华丽气象不同,萧红笔下是一派近乎稚气的天然,像一个孩子无心的讲述——那个孩子就坐在姥姥家的门槛上,没心没肺地绕着舌,可是觉得与悲哀终于从言语间带了出来,那个孩子的脸,也被阴影遮去了一半。
评分第四册后续做资料索引是很好的,读全集一事怕是还要文本对照,最喜欢的部分是萧红的书信吧,写给对方的细细碎碎的日常不由得莞尔,意外收获于萧红竟然写过戏剧,突击可和生死场对读,鲁迅先生相关也可勾连。(另:此次只是略读,仍需文本细读,部分篇章的重复还是寻本溯源的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