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生,原籍中国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
1980年代初,木心先生旅居纽约,重拾被中辍十余年的文学写作,并陆续刊载于美国东部地区的《中国时报》、《世界日报》、《华侨日报》、《北美日报》、《中报》。1984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推出“木心散文个展”专刊,震动彼岸文坛。该刊编者按:如此描述:“木心作品在文坛甫一出现,即以迥然出尘拒斥流俗的风格,引起广大读者强烈瞩目,人人争问木心是谁,为这一阵袭来的文学狂飙感到好奇。”著名诗人痖弦并在台北文学会议中亲自击鼓朗诵木心先生的篇章。此后及至1990年代,台湾相继出版木心先生文集共十二册。
1986年5月9日,纽约《中报》副刊《东西风》主编发起并主持“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与会者计有:郭松,旅美台湾小说家,联合国高级翻译组资深翻译家;杨泽,旅美诗人,《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编;李渝,旅美台湾文史论家,纽约市立大学教授;林泠,旅美诗人;梁恒,旅美大陆学者,北美中文季刊《知识分子》主编;陈丹青,旅美画家。同年6月20日,以上六位人士的发言文本在《中报》副刊连续三天整版刊出。
这次座谈会的举行,距今整整二十年。陈丹青在当年的发言中感慨道,对于木心先生,“全面的评价,远在将来,我相信是会越来越大的,那时,就觉得今天,1986年5月9日,是一个值得回顾的日子”——今年,本社隆重推出木心先生在大陆的第一册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并全文付印二十年前在纽约举办的“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文本,既属回顾,亦足前瞻,其意味深长的历史价值,自不待言。
《即兴判断》是木心的散文选集,同样是为生活而沉思,为人生而寻觅。
1、世界小,人类微末,流浪不是专业,骄狂傲岸,倒是把生命认真当做一回事了,单凭双腿走来走,以取“无比崇高的博识”,怎么会是通灵者? 2、生活是琐碎的,是琐碎方显得是生、是活——小慷慨,小吝啬,小小盟约,小小负约,太大了非人性所能挡得起 3、如果爱,能一直爱,爱...
评分读过木心的《即兴判断》,发觉自己好像又理解了他的百万分之一——“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不只是历史,还有学识),写文章却举重若轻,看似满篇戏言、调笑,干净轻盈如落羽,仿佛吹之即散,实质却刚好相反。因申大义,反而微言。 观之国内大量作家,恨不得把自己所有...
评分战斗呀伤痕呀牺牲复活呀,这种是罗曼罗兰的东西. 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辨已忘言. 欧陆文化精神的整体表现是忘言犹欲辩. 论俗,都俗在骨子里,没有什么表面俗而骨子不俗的. 倘若骨子不俗而表面俗,那是雅,可能是大雅了. 我的悲伤往往是由于那些与我无关的事件迫使我思...
评分◆喜剧是浪花,悲剧是海水,然后悲剧如云雾,喜剧是天空。 ◆艺术家的声誉之起,有的是走运,有的是成功。 成功者少数,而多数是走运者。 走运者会脱运,一脱运就湮没了。运亦长短不等,长的运,看起来是永存的样子,其实是看的人自己年命短,不及见走运者的脱运。 ◆在文学上...
评分第一次读木心是《同情中断录》,从梁文道那 知道这书,一句“本集十篇,皆是悼文,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震撼了我,那之后读《文学回忆录》到《哥伦比亚的倒影》、《巴珑》,看了些许之后对他敬佩之情更胜。 木心的文章首次被发掘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近些...
木心很聪明 但那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的狡黠 除了偶有的警句外 实在的让我难受
评分怎么说呢。是漂亮的,独特的小短句。但也只有初看时才会有说震动。我极爱他说托尔斯泰的一席话。
评分怎么说呢。是漂亮的,独特的小短句。但也只有初看时才会有说震动。我极爱他说托尔斯泰的一席话。
评分怎么说呢。是漂亮的,独特的小短句。但也只有初看时才会有说震动。我极爱他说托尔斯泰的一席话。
评分拍案狂笑,连呼妙绝,这就是我想要的木心,这才是我想要的木心【遇自谓持平常心而满口平常语者,挥之如蚊蚋】【这就是为何我说合则来不合则去,因为我不舍得丢下的人我自己肯定会去逢迎会去留住的,那种被搔到痒处的感觉极妙,极妙,除却木心,少人可以连续击中,我喜欢这个人,喜欢这些文,出于对智慧的景仰,和为自己树立将长成何等人的楷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