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判断》是木心的散文选集,同样是为生活而沉思,为人生而寻觅。
1927年生,原籍中国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
1980年代初,木心先生旅居纽约,重拾被中辍十余年的文学写作,并陆续刊载于美国东部地区的《中国时报》、《世界日报》、《华侨日报》、《北美日报》、《中报》。1984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推出“木心散文个展”专刊,震动彼岸文坛。该刊编者按:如此描述:“木心作品在文坛甫一出现,即以迥然出尘拒斥流俗的风格,引起广大读者强烈瞩目,人人争问木心是谁,为这一阵袭来的文学狂飙感到好奇。”著名诗人痖弦并在台北文学会议中亲自击鼓朗诵木心先生的篇章。此后及至1990年代,台湾相继出版木心先生文集共十二册。
1986年5月9日,纽约《中报》副刊《东西风》主编发起并主持“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与会者计有:郭松,旅美台湾小说家,联合国高级翻译组资深翻译家;杨泽,旅美诗人,《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编;李渝,旅美台湾文史论家,纽约市立大学教授;林泠,旅美诗人;梁恒,旅美大陆学者,北美中文季刊《知识分子》主编;陈丹青,旅美画家。同年6月20日,以上六位人士的发言文本在《中报》副刊连续三天整版刊出。
这次座谈会的举行,距今整整二十年。陈丹青在当年的发言中感慨道,对于木心先生,“全面的评价,远在将来,我相信是会越来越大的,那时,就觉得今天,1986年5月9日,是一个值得回顾的日子”——今年,本社隆重推出木心先生在大陆的第一册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并全文付印二十年前在纽约举办的“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文本,既属回顾,亦足前瞻,其意味深长的历史价值,自不待言。
约一年前或更早见《南方周末》陈丹青、陈子善等夸赞木心,心中疑何方神圣值如此顶礼,不久书店无论大小富贫木心均不嫌不计空降,匆翻难进心脑,草下定论,原是一场高级促销,可惜了《南周》的版面。 约一月前或晚些归家火车上偶得小册子《关于木心》,怀打发无聊心思读完,陈丹...
评分木心,陈丹青先生力荐的书和作者。读过,惊异于简洁和丰富如此和谐地统一在文字里,文字间的留白,留给人绕梁三日的思考回味,有种缓缓道来的韵律美和中国水墨画的简约美(很般配作者美术训练的背景)。然而,文字里并非都是和风细雨,也常见断然的意见,有力但让人不觉话语的...
评分木心,陈丹青先生力荐的书和作者。读过,惊异于简洁和丰富如此和谐地统一在文字里,文字间的留白,留给人绕梁三日的思考回味,有种缓缓道来的韵律美和中国水墨画的简约美(很般配作者美术训练的背景)。然而,文字里并非都是和风细雨,也常见断然的意见,有力但让人不觉话语的...
评分市图维修闭馆,在省图找到这本书,如获至宝。 最早是看陈丹青的书,才知道木心先生。 陈丹青在纽约时曾和木心有一段颇为深厚的情谊。 且撇开一切不说,单单看木心先生的文字就觉得简洁舒适。 只是我更喜欢他的诗而不是散文。 喜欢他在书中描写懦弱的一段文字: 懦弱会变成卑劣...
评分约一年前或更早见《南方周末》陈丹青、陈子善等夸赞木心,心中疑何方神圣值如此顶礼,不久书店无论大小富贫木心均不嫌不计空降,匆翻难进心脑,草下定论,原是一场高级促销,可惜了《南周》的版面。 约一月前或晚些归家火车上偶得小册子《关于木心》,怀打发无聊心思读完,陈丹...
在科西嘉,叢林才是牧羊人的故鄉,灌木樹林茂密的野山羊也難穿過,逃犯逃進叢林里。手里一枝槍,灰綠的斗篷兼作被褥,打劫牧羊人的羊奶乾酪和栗子。牧羊人手提陶管,牛奶瀉在逃犯的木碗中,濺濺有聲,頭頂枝椏上的鳥鳴一片繁磚,春已溫馨了整個島,木碗里的牛奶沒了,陶罐里還有,草葉清香,溪水映著天光藍,蝴蝶乎高乎低。而逃犯還要繼續在逃。
评分一般人,不读书,不交友。某些人,耽读坏书,转交恶友。也有人读了许多高尚的书,来往的朋辈却是低三下四的角色?那是因为他没有认为他读的书是高尚的,他把高尚的书当作低三下四的书读了。赞一个。 还有,原来“哈尔滨”的意译是“晒网场”啊= =b
评分木心很聪明 但那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的狡黠 除了偶有的警句外 实在的让我难受
评分文字的简断值得嘉许,折腾散文的可以学一学,只是在高度自觉的情况下。他的简断对于散文来说既是良方也是毒药。 仅此而已。 把自以为是的遗老气当作没落贵族感在字里行间地卖弄,还有点儿和读者斗机灵的嫌疑。散文可以带入作者的困惑,但不要以这种故弄玄虚的方式。故不推荐。
评分期末考试怎么会比木心还重要呢,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