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罗马,双城演绎爱情吊诡
此处彼处,或是通途或是陷阱
一切变化不过一念之间
一切纠葛不过轮回一场
----
你是罗马斯卡贝利打字机公司驻巴黎代办处的经理,经常因公务而乘火车往返于巴黎与罗马之间。但这一次你踏进三等车室的时候,却不能让公司里任何人知道你离开几天是为了去罗马,因为你是为了你在罗马的情妇塞西尔而去,她是你年轻时代梦想的重新焕发,她是你青春的秘密源泉,你已下定决心要和她在一起,并为她在巴黎找到了工作。你准备找适当的时机和妻子摊牌,因为你认为你们两人中间早已没有爱情了(如果说过去确实有过青年时代的热情的话,那么,它和塞西尔带给你的欣喜和解脱的感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剩下的只是循规蹈矩的生活所带来的束缚感以及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虚伪。
火车走了一站又一站,你坐在不太舒适的车室里,回忆与塞西尔的交往,也回忆起年轻时与昂里埃特的爱情。火车渐渐驶近罗马,你的脑海里产生了愈来愈多的想法,并开始怀疑你终于做出的决定,怀疑它是否确实存在,是否现实……
法国新小说派重要代表作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登上文坛,先后发表《米兰弄堂》、《时间表》、《变》、《程度》等作品,其中《变》获得一九五七年勒诺多文学奖。
可以这样想象:这两座城市史重叠在一起的,它们中间有通道相连,只是某些人知道这些通道,但大概谁也不知道全部通道,因此,从此处到彼处,可能有某些意料不到的捷径或弯路,因此,从这一处到那一处的距离,从这一处到那一处的路程,将根据人们对另一座城市的认识和熟悉程度而...
评分我看的正是这个版本的,也是看的第一个用“你”写的长篇,不得不承认它影响了我的写作,我是指在意识流和人称视角上面。
评分 评分可以这样想象:这两座城市史重叠在一起的,它们中间有通道相连,只是某些人知道这些通道,但大概谁也不知道全部通道,因此,从此处到彼处,可能有某些意料不到的捷径或弯路,因此,从这一处到那一处的距离,从这一处到那一处的路程,将根据人们对另一座城市的认识和熟悉程度而...
评分一部铁轨上的奥德修纪。布托尔利用乘火车的各种细节,把跨越20年时空的十次【巴黎】→【罗马】旅行剪切、拼贴、交错配列,甚至对每个片段的长短和景物的光线明暗都作了颇具深意的安排,令人惊叹。特别是夜间行车的那几章,空灵恍惚,如坠梦中,燃烧的黑色鸦羽作为谜一般的意象在睡眠深处持续回旋。
评分初以为第二人称叙事只是一个骗人眼球的噱头,读后顿觉这并非仅仅是创作手法上的革新,几十个小时无任何显著情节的列车行程里,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距离中,作家的意识每分每秒游移在过去、现时、未来、自己、妻儿、情妇之间,在尾声重又归于现时的自身。书名《变》的由来恐怕即此。
评分很多東西變來變去都是暫時的,因腦子不清楚或沒有目標。不想做浪費生命的人,希望我真的醒了,希望我是最堅強的。
评分双城记
评分纵横交错的追忆与重重幻梦之后,终究是难以抵挡的无奈与伤悲。撇开作品水准不谈,新小说派作家在遣词造句及书写手法上都是非常有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