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逝去的时光(第5卷):女囚》在全书中的地位较为特殊,这煌煌七卷巨著中的第五卷,发表于1923年,即普鲁斯特去世后的第二年,可称第一遗作。这一卷的酝酿,后于《追寻》的原初计划。1913年首卷《去斯万家那边》自费付梓时,小说遵循的是《逝去的时光》和《寻回的时光》这样首尾相应、两极均衡的构架。首卷发表以后,普鲁斯特才想到扩充中间部分,由此充实了大量新的材料。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年7月10日-1922年11月18日),全名为瓦伦坦•路易•乔治•欧仁•马塞尔•普鲁斯特(Valentin Louis Georges Eugène Marcel Proust)。法国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小说大师。
普鲁斯特出生于法国奥特伊市,后入巴黎大学和政治科学学校钻研修辞和哲学。由于患有严重的哮喘,普鲁斯特长期闭门从事翻译与写作。从1909年开始创作这部凝聚了其毕生心力的《追忆似水年华》,其中第二部《在少女花影下》得到阿尔封斯•都德父子的赞赏与推荐,荣获龚古尔文学奖。普鲁斯特本人也被法国《读书》杂志评为欧洲最伟大的十位作家之一。
“这种名叫小玛德莱娜的,小小的,圆嘟嘟的甜点心,那模样就像是用扇贝壳瓣的凹槽做模子烤出来的。被百无聊赖的今天和前景黯淡的明天所心灰意懒的我不由分说,机械地把一匙浸了一块小马德莱娜的茶水送到嘴边。可就在这一匙混有点心屑的热茶碰到上颚的一瞬间,我冷不丁打了个颤...
评分一、从第一页开始雄心勃勃地读; 二、从最后一页开始半真半假地读; 三、从《女囚》开始读; 四、只读斯万的爱情那一段; 五、找到那段著名的,提到“玛德莱”小点心的段落,然后心满意足地放下,从此再也不读; 六、坐在冬天的红色取暖器旁读; 七、...
评分小说的叙说者是一位中年以上人士,它以时间为主线从开端到结束。正如作者所说:“假如假以天年,答应我完成自我的作品。我必定给他它打上时间的印记:时间这个理念今日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强迫我理解它。。。。。”我们四周的一切都处于永恒的流逝、销蚀过程之中。“就像空间有几...
评分《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体的长篇小说集,收入了法国作家M·普鲁斯特的数部长篇小说;不仅是一部充满社会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堪称法国传统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
“我回到家里的那会儿,心里的感觉不是见到一个女囚,而是自己成了囚徒。”周克希的译文真是畅快淋漓,时间跨度最短的一卷,也是读起来最畅快的一卷。凡特伊的七重奏由他女儿的女友花费经年破译完成,算是给她俩的形象一个反转;斯万走了;贝戈特走了;阿尔贝蒂娜走了;未曾校对完这一卷的普鲁斯特也走了。(2019.3.18-3.27)
评分人见人爱马塞尔,女文青阿尔贝蒂娜,乐极生悲夏尔吕,歇斯底里莫雷尔,故事未完奥黛特,寻章摘句布里肖,阴险狡谲沙龙主,侠义心肠穷王后
评分普鲁斯特这样描写阿尔贝蒂娜的阴部:“在与大腿交接的地方,形成有如落日收尽余晖时的地平线那般宁静、那般恬适、那般幽邃的一条曲线的两个弯瓣。”妈的,竟然看感动了,没有丝毫肉欲,像在祈祷,又像已魂归故里。唔,一定是我脑补过量了。
评分终于恢复正常阅读节奏。这本书有种不知怎么看完的感觉,看完了也有点不记得说了些什么,不知道是自己看书情况变了还是书的缘故。自己的书看完比图书馆糟蹋得还要厉害~这本书装帧超可爱可是编辑好像不太认真~
评分颠三倒四地看着。。。回头去看第二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