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蛰存全集·唐诗百话(第6卷)》是我国“五四”以来蜚声中外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和编辑家施蛰存先生的文集“古典文学研究编”第六卷。收录施蛰存先生的古典诗学研究论文100篇,主要研究的唐代诗歌,按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编排。通过《施蛰存全集·唐诗百话(第6卷)》,我们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施先生关于唐诗的理论与观点。
施蛰存先生(1905-2003年)是我国“五四”以来蜚声中外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和编辑家。他被海内外文学界称誉为“中国新文学大师”,他的文学创作至今拥有广大的知音,是中国现代文学和国际汉学长盛不衰的研究热点。
进入高校任教后,他又成为治学严谨独具创意的一代名教授,在诗学、词学、比较文学、古籍整理、金石碑刻与文物等研究领域,以及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众所公认的杰出成就,并因此而获得上海文学艺术奖的最高奖项“杰出贡献奖”。
在林林总总车载斗量的我国唐诗选本和论著中,其风格最为独特也最为脍炙人口的是施蛰存的《唐诗百话》。 《唐诗百话》在选诗、解题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匠心独运极具巧思,从不因袭前人或时贤,因而如清水出芙蓉般傲然挺立于众多同类平庸著作之上。全书一百篇,每篇均运用严谨的考...
评分施蛰存(1905-2003) 作家、教授施蛰存沉寂文坛50年后撰著《唐诗百话》,自1987年问世以来,就饮誉海内外。我们知道,唐诗在学术界并非新话题,在当时及后世引发的言说层出不穷,而施著何以能异军突起脱颖而出呢?我认为其解诗的特点是: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 入...
评分 评分读施蛰存的《唐诗百话》,讲到“还归细柳营”一句,作者说“汉朝的名将周勃,字亚夫,驻军在细柳营。后世诗人要提到军营,就用细柳营或亚夫营”。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这是比较简单的历史常识,在这本考证严谨的书里,出现这种错误,相当诡异,老施43年就在厦门大学开设《史记...
评分“知人论世”读唐诗 文/Sofia 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不知别人如何,总之,从小到大,我也算读了几首唐诗宋词的,但是我总觉得自己腹中草莽,并无什么锦绣文章,不会作诗,甚至连“吟诗”也谈不上。每每想起林黛玉的那句“口齿噙香对月吟”,我便觉得与...
泛读了好几个月,终于翻完。对四时的唐诗有一个鸟瞰的了解,也辨清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施蛰存说自己的书高不成低不就,如课堂讲稿,语中似有不满,但也好在这种高不成低不就,可以作为一把梯子,让人明白我们对惯读的唐诗的一些误解,以及从寻常语中得到可以称之为奇迹的快乐。唐诗不远,我们可以走得再近些。
评分选的都是稍微有些偏门的诗词,分析都很深刻,是一部大家所写的通俗作品。总觉得施蛰存先生有大才,但可惜耽误了……
评分泛读了好几个月,终于翻完。对四时的唐诗有一个鸟瞰的了解,也辨清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施蛰存说自己的书高不成低不就,如课堂讲稿,语中似有不满,但也好在这种高不成低不就,可以作为一把梯子,让人明白我们对惯读的唐诗的一些误解,以及从寻常语中得到可以称之为奇迹的快乐。唐诗不远,我们可以走得再近些。
评分此版字大行疏,巨大的开本不过五十万字不到
评分作者:“一个普通青年的语文文化水平也就够了。他们读唐诗,尽管可能有体会不够或误解的情况,但大概都能获得消遣闲暇、陶冶性情的效果。他们是在欣赏文学,不是研究文学。这也足够了。……我只希望读者各取所需,如果我能在欣赏与研究两方面,都能提供一点启发的话,就算它没有失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