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全集·唐诗百话(第6卷)》是我国“五四”以来蜚声中外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和编辑家施蛰存先生的文集“古典文学研究编”第六卷。收录施蛰存先生的古典诗学研究论文100篇,主要研究的唐代诗歌,按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编排。通过《施蛰存全集·唐诗百话(第6卷)》,我们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施先生关于唐诗的理论与观点。
施蛰存先生(1905-2003年)是我国“五四”以来蜚声中外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和编辑家。他被海内外文学界称誉为“中国新文学大师”,他的文学创作至今拥有广大的知音,是中国现代文学和国际汉学长盛不衰的研究热点。
进入高校任教后,他又成为治学严谨独具创意的一代名教授,在诗学、词学、比较文学、古籍整理、金石碑刻与文物等研究领域,以及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众所公认的杰出成就,并因此而获得上海文学艺术奖的最高奖项“杰出贡献奖”。
施先生的解说不错。可惜许多经典之作没选,如白居易不选琵琶行长恨歌,李商隐不选其无题诗。杜甫李白代表作选得过少,读起来不过瘾。倒在一些不知名诗人的平庸之作上大费笔墨,多做辨析。对于一般爱好者而言似乎不够精当。 作者可能侧重于从诗歌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或者考据上的...
评分 评分读施蛰存的《唐诗百话》,讲到“还归细柳营”一句,作者说“汉朝的名将周勃,字亚夫,驻军在细柳营。后世诗人要提到军营,就用细柳营或亚夫营”。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这是比较简单的历史常识,在这本考证严谨的书里,出现这种错误,相当诡异,老施43年就在厦门大学开设《史记...
评分《唐诗百话》编辑手记2:上海古籍版中初唐诗话中第十篇 陈子昂:感遇诗(中)第二段中提到“兰若”时说,”这两种芳草香花,上面是红花,下面是紫茎。“同段下文又说“兰和杜若都不是红花,这个‘朱’字只表示鲜艳的意思”,前后意思有矛盾之处。经反复斟酌,将此处改为“...
评分《唐诗百话》第四十四篇李冶:及校书七兄,文中引用高仲武评论李季兰文:“形气既雄,诗意亦荡。”上海古籍社版中,解释为“李季兰的形态性格像个男子,而诗意却很放荡,无所顾忌。”编辑过程中,分析原文无转折之意。故此处用“却”不妥,遂改为“而且诗意很放荡,无所顾忌。
北山先生博雅,漫谈唐诗辑为百话,大体以人诗序列,终卷数话综而言之;吾辈粗疏窃以其中阐述格律布局处最能受用,取其基础且真切故;是书所涉诗史公案,多推求古意善加辨析语极细腻,蔚然一家,自可信而未可尽信;至于此书前后差异,作者已有自述不需多论
评分今天是施先生的十周年忌辰。怀念先生!
评分新版重讀。
评分选的都是稍微有些偏门的诗词,分析都很深刻,是一部大家所写的通俗作品。总觉得施蛰存先生有大才,但可惜耽误了……
评分读唐诗的最好的入门书,几乎可以不加“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