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方式,ISBN:9787100071697,作者:(英)懷特海 著,劉放桐 譯
在图书馆借来英文本,复印了给学生,自己也校对了一下,刘放桐这个译本,几乎每页都有错误,译者的文化常识和科学常识,皆不具足。但似乎已经优于华夏的译本了。 这本书最重要的是提出了“重要性”的重要性,对重要性的感受先于表达,而表达又先于理解,没有表达,则理解必然...
評分在图书馆借来英文本,复印了给学生,自己也校对了一下,刘放桐这个译本,几乎每页都有错误,译者的文化常识和科学常识,皆不具足。但似乎已经优于华夏的译本了。 这本书最重要的是提出了“重要性”的重要性,对重要性的感受先于表达,而表达又先于理解,没有表达,则理解必然...
評分在图书馆借来英文本,复印了给学生,自己也校对了一下,刘放桐这个译本,几乎每页都有错误,译者的文化常识和科学常识,皆不具足。但似乎已经优于华夏的译本了。 这本书最重要的是提出了“重要性”的重要性,对重要性的感受先于表达,而表达又先于理解,没有表达,则理解必然...
評分读读刘放桐译者版本中,一些段落和语句,就可知这才叫真正的哲学著作: 1. 什么东西使一种理论成为哲学理论?是一种理论从它无限的关联上被透彻地理解了。它牵涉到的无限多的情况都被理解了。 2.体系化的思想是重要的,他对于讨论、利用以及批判充塞于我们经验中的那些思想...
評分“在有理解之前, 先有錶達。在有錶達之前, 先有關於重要性的感受”不是懷特海的原話,而是丁丁的概括……害得我在書裏找瞭半天
评分可以。
评分讀完這個能不能不讀《過程與實在》瞭?理解個大概就好瞭嘛。作品都是哲學傢哲學主張的體現啊,隨處都透露著他的哲學觀點。收益蠻多。要比體係化更超齣一點,超齣細節考慮整體,拋棄二元論,拋棄靜止的觀點,在過程與活動中把握有生命的自然界等等。
评分挺有意思
评分我想瞭想,我選擇讀工科是有原因的。我不喜歡長篇大論,相對於長篇纍牘的文字,更喜歡公式的簡潔明瞭。相對於各種情感的敏感地錶達,我更傾嚮於對實實在在的做事。這本書,我估計是都不完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