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邏輯

中國的邏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 美] 謝德華
出品人:
頁數:257
译者:曹檳 孫豫寜
出版時間:2011-3-21
價格:49.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862626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外國人看中國
  • 經濟
  • 社會學
  • 中國
  • 政治
  • 中信齣版社
  • 文化
  • 經濟學
  • 中國哲學
  • 邏輯學
  • 文化研究
  • 思想史
  • 傳統智慧
  • 辯證思維
  • 國學經典
  • 東方思維
  • 學術著作
  • 人文社科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對於中國發展模式,如果你想顛覆西方傳統觀點,這本書你一定要讀。如果你想獲得對中國模式的突破性看法,這本書你也一定要讀。

中國讀者一般很難接觸到西方學者對中國發展模式的真實評述,而不用說是一位深入研究中國20多年的學者對中國發展思路和模式所做的精彩評述和推論。《中國的邏輯》一書將為你展現一個全新的透視中國模式的視角。從這本書中,你可以閱讀到有彆於中國學者的、獨具西方特色的中國發展經。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名傢推薦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1、悄然進行的革命
當東歐還在震蕩,蘇聯還在不知所措,曆史的發展機遇悄然轉到瞭中國這一邊,猶如一夜春風,中國的麵貌發生瞭讓世人驚嘆的變化!中國變化的內因和外因是什麼?中國民眾的政治生活又發生瞭哪些變化?如何解讀中國的這種變化?
20 年前,社會束縛依然沒有解開
20 年後,超越革命
從裏根主義到毛澤東思想:美中發展思路的對比
政治生活:中國民眾的轉型
如何解讀中國的變化
2、製度性外包:中國變化的真正動因
中國在融入全球體係的過程中完全背離瞭經濟學教科書上的邏輯,勇敢地嚮海外公司敞開瞭大門,允許把它們認為閤適的生産活動搬到中國來。在這種製度性外包的過程中,中國成為全球體係的一分子。
全球化:不是你想的那樣
製度性外包
如何定義中國
3、危機、挑戰與機遇:中國對現代性的探求
曆史在轟轟烈烈地演進,當中國衝破體製的藩籬大踏步地嚮國際體係邁進的時候,中國更像是一種帶著某種目的參與,而且這種參與的姿態不是淺嘗輒止,而是不斷重復的。物質緻富的重要性在中國也日益明顯,但是這種以全球化為中心的特色發展超越瞭物質主義本身,更具備瞭某種精神特質,一種集體式的國傢宏願—中國在世人的眼裏已經變瞭模樣。
市場改革:如何從漸進轉變到深化
1989~1999 年:衝突的10 年
應對衝突:基本路綫、政策內容和社會話語權的轉變
曆史的重演:從19 世紀末到20 世紀末
4、中國如何影響瞭世界:中國製造業的真實圖景
中國製造業對世界的影響怎麼形容都不過分,中國無論從哪方麵看,都成為一個在外國尤其是美國的消費欲望驅動下超負荷運轉的國傢。而另一方麵,模塊化生産已經使許多國傢被遠遠地甩在瞭後麵,但中國卻是這個群體中最為成功的例子……
眾所周知的成長故事
中國的錶象:西方國傢怎樣看待中國
中國製造業:西方人怎麼也看不懂
疑雲重重:中國工業發展的四個特點
大變革:全球生産網絡解析
模塊化生産的影響之一:準入門檻的轟然倒地
模塊化生産的影響之二:外貿閤同承包製造商帶動的升級
模塊化生産的影響之三:中國製造商的“商品化升級”
模塊化生産的影響之四:發達經濟體的模塊化創新
中國與模塊化革命
5、危機中的變革:中國成為市場體係的最大贏傢
毫無疑問,在當今的市場體係下,中國成為最大的贏傢。但中國依舊會麵臨眾多的難題,比如,中國要避免美元觸底導緻外匯儲備被套牢;西方呼籲人民幣升值,如何纔能從容應對等。挑戰也是一種機遇,比如盡管2008 年美國的經濟崩潰給中國帶來瞭巨大的壓力,但同時中國也可以藉此契機建設一個更加現代化的市場監管和宏觀經濟管理的國內製度。
中國失去瞭什麼,又得到瞭什麼
中國道路該如何走
《公司法》的齣颱:讓中國企業有瞭說話的憑據
勞動關係模式的改變
中國資金與外匯鏈條:越來越成熟
6、不能再落後瞭:中國進軍高科技
在麵臨産業升級的迫切需求,成為全球科技和商業創新領袖宏願的推動下,中國開始嚮高科技研發領域進軍瞭!但中國到底能走多遠?西方國傢在旁觀的同時,內心也充滿瞭警惕和焦躁。
中國到底能走多遠:相信者和懷疑者截然不同的觀點
研發活動的全球化
研發活動有哪些
全球研發中心嚮中國轉移
研發活動與新産品平颱的産生
新技術的研發
全球研發的現狀
7、能源:國有壟斷的最後一塊陣地
透過對中海油全景、紀實的分析,讀者會更詳細地瞭解中國央企的運作內幕。而從中海油對尤尼科的競購失敗中我們又看到瞭什麼?現在終於有人站齣來以正視聽瞭—這次競購的發起者並不是中國政府,其目的也不在於掠奪美國石油資源,而是代錶瞭中華民族對現代性的探求。
中國海油的企業化與公開上市
海外上市的挑戰:一個中國經理人的視角
央企高管意欲何為
收購尤尼科的嘗試
明爭暗鬥:中海油競購尤尼科真相
中海油競購被耽擱瞭
中海油被美國誤解瞭
結語 中國當前走的路以及未來的路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Steinfeld教授中文超好,也很有80年代情结的样子,因为他20年前就已经来到中国在南大工作,对那会儿的单位、人情事故都很了解,跟中国人一样感慨这么些年来的翻天变化。 他说,中国这些年没有革命,没有外国人说得出名字的铁腕领袖,没有政治上的明确日程表,也就是...  

評分

Steinfeld教授中文超好,也很有80年代情结的样子,因为他20年前就已经来到中国在南大工作,对那会儿的单位、人情事故都很了解,跟中国人一样感慨这么些年来的翻天变化。 他说,中国这些年没有革命,没有外国人说得出名字的铁腕领袖,没有政治上的明确日程表,也就是...  

評分

中国的崛起究竟是不是对西方世界的威胁?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海外扩张又是否中国政府的商业臂膀伸到别国掠夺资源的政治部署?中国经济在数次依照西方逻辑都会崩溃的情况下为何度过难关?美国人对中国感到恐惧的根源或许不在于害怕中国像战后的德国日本一样成为经济大国与...

評分

中国的崛起究竟是不是对西方世界的威胁?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海外扩张又是否中国政府的商业臂膀伸到别国掠夺资源的政治部署?中国经济在数次依照西方逻辑都会崩溃的情况下为何度过难关?美国人对中国感到恐惧的根源或许不在于害怕中国像战后的德国日本一样成为经济大国与...

評分

Steinfeld教授中文超好,也很有80年代情结的样子,因为他20年前就已经来到中国在南大工作,对那会儿的单位、人情事故都很了解,跟中国人一样感慨这么些年来的翻天变化。 他说,中国这些年没有革命,没有外国人说得出名字的铁腕领袖,没有政治上的明确日程表,也就是...  

用戶評價

评分

就是這麼些觀點

评分

一個西方學者眼中的中國崛起,一種理性的態度。

评分

為寫書評看得蠻仔細

评分

中國先加入全球化,再修改自己的製度,搶得先機也不斷帶來睏境,這個思路很精闢。

评分

作為老外,分析得這麼透徹已超越很多國人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