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笔记概述

历代笔记概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叶秋(1917-1988),原名桐良,字叶秋,号峄莘,后以字行。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文学系,后在天津《民国日报》任副刊主编,并在天津工商学院女子文学院兼课。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天津津沽大学、北京政法学院等院校。1958年,参加商务印书馆《辞源》的修订工作。1980年,被聘为南开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先后出版《魏晋南北朝小说》、《古典小说论丛》、《历代笔记概述》、《中国字典史略》等著作。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刘叶秋
出品人:
页数:244
译者:
出版时间:2011-2
价格:2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0084610
丛书系列:大家小书
图书标签:
  • 大家小书 
  • 刘叶秋 
  • 历代笔记概述 
  • 笔记 
  • 古典文学 
  • 文学研究 
  • 文学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历代笔记概述》分为八章,包括了绪论、魏晋南北朝笔记、唐代的笔记、宋代的笔记、金元的笔记、明代的笔记、清代的笔记、结束语等详细内容。

历代笔记,浩如烟海,本书粗举大略,难免挂一漏万。但通过这一部分笔记的介绍,可以初步了解它们的作用与缺点。笔记小说,是古代短篇小说的一种,如《世说新语》和《聊斋志异》等,都有一定的现实性和较高的文学价值。一般记杂事、琐闻的笔记,无论叙事、说理、写景、抒情,全能挥洒自如,不受内容和形式的限制;因此,其中的优秀作品,如《陶庵梦忆》之类,就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小品文。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事有阴阳,体现在历史上,就是正史和野史两条线,正史自前四史之后,公信力逐步递减,有时甚至不可信;野史则一直鲜活,虽然有荒诞不经、无可考证,但也有言正史不敢言、不屑言之真相,所以二者互补,不可偏废,才可管窥历史生态之真貌。笔记,理论上属于野史,且中国历史上笔...  

评分

翻阅下来,有以下感受: 1、刘先生作为受过传统教育的一代人,不会像现代人那样壁垒森严地区别看待文史哲,而是超越“文史哲”的分类,从传统学问的角度分析“笔记”这一特殊而繁杂的书籍类型,既注重文学性,也注重思想和史学层面的价值(相较之下,书前宁宗一先生的序就显得...  

评分

发表于 2009-08-29 10:46 看了一些笔记,买了一些笔记,读了一些笔记,但有的很好,有的却不尽人意,究其结果是对内容不甚了解,单凭介绍或其它信息,而且笔记小品是有相当数量的,如何取适合自己品味的内容呢,则需要一本概述得全面又有所深入的提纲挈领类的说明——诚然如...  

评分

若提起中国古典小说,脑中第一反应就是四大名著。不过这四大名著都是长篇小说,属于章回体。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史上还有一种短篇故事类的,它们篇幅虽然短小,但是内容却不简单,往往会以笔记类的形式出现。这便是我们在翻阅中国古典文学书籍时常会遇到的一类形式,笔记小...

评分

事有阴阳,体现在历史上,就是正史和野史两条线,正史自前四史之后,公信力逐步递减,有时甚至不可信;野史则一直鲜活,虽然有荒诞不经、无可考证,但也有言正史不敢言、不屑言之真相,所以二者互补,不可偏废,才可管窥历史生态之真貌。笔记,理论上属于野史,且中国历史上笔...  

用户评价

评分

博闻强识,是之谓也。不过,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按图索骥便是我们下一步该做的事了。这套新版在字句校订上下了番功夫,鲁鱼亥豕少了很多。

评分

魏晋以降的历代笔记体作品罗列的很详尽,大体分了三类:小说故事,历史琐闻,考据辩证。各代见长不同。有空按图索骥慢慢找来看。

评分

第一遍读不认真,这次做足了功课,按图索骥读笔记。

评分

发黈纩塞耳之愿,行以蠡测海之事,终可窥一二,幸矣

评分

最适合按图索骥之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