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1840-1897),法国19世纪下半期著名作家,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未成年即独立谋生,在小学里当辅导员,后开始文学创作。1866年以其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一举成名,此后,其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东西》(1868)、《达拉贡的达达兰》(1872)、《小弗莱蒙与大黎斯内》(1874)、《萨芙》(1884)与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1873)。
柳鸣九,1934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先后任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学术专著有:《法国文学史》、《走近雨果》等三种。评论文集有:《理史集》、《采石集》、《法国二十世纪文学散论》等十种。散文集有:《巴黎名士印象记》、《巴黎散记》等四种。翻译与选编有:《雨果文学论文论》、《萨特研究》、《法国心理小说名著选》等二十余种。主编项目有:《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七辑)、《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七十种)、《雨果文集》(二十卷)、《加缪全集》(四卷)等十二种。
2000年被法国巴黎大学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
虽然都德因为描写了普罗旺斯乡间明媚的阳光,而被尊为法国南方文学的鼻祖,但其实展露在这本享有盛名的《磨房文札》中的普罗旺斯,和我们心目中那块天空澄净、大地炽烈、风情浓郁的度假胜地相距甚远。在都德笔下,这里的自然美如天堂,生活在地上的人们却没因此比别处的人们更快乐。翻遍《磨房文札》,似乎找不到一个上帝的宠儿,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形形色色的人生憾事都展列在阳光碧树之下。除了开法国南方文学之先,《磨房文札》浅近直白、清淡平易,细读起来也找不出过人之处、惊人之笔。但文留千古,定有道理。中文本译者柳鸣九先生认为都德的魅力在于“以柔和温存的眼光去看待人物……鞭挞是轻微的,讽刺也不辛辣……对人生中世俗的规范与是非标准有时又多少有点超然”。
读这本书总是在午后暖暖的阳光里,一年后的今天,书中的文字已记不清楚,但心头那份对普罗旺斯的向往,依旧温暖。 喜欢这本书。喜欢她的外表,就那么小小薄薄的一本,淡黄色的封面,看过去、拿在手上,那么的平易近人。喜欢她的翻译,从没读过柳鸣九的东西,甚至没听过这个...
评分http://smilingpatrick.spaces.live.com/blog/cns!C5FD946F314C05FD!194.entry
评分这是一本小书,挺适合在初秋的阳光下阅读,可长可短。作者是短篇作品的名家,而此书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作者在乡村购置了一个磨坊,而在那写了此书。书是由许多短小的作品组成,有故事,传说,感想等等。读来令人非常愉快。也许进入社会后没时间读长篇巨著的人们可以好好放松...
评分http://www.chinanews.com.cn/life/news/2009/06-26/1750586.shtml
评分都德是写短篇小说的大师之一,相比起来可以也只有莫泊桑、契诃夫等可以与之相比。而他的文笔显然不仅仅是小说方面,此书就是另一种短篇的佳作。 本书比较杂,算是写实文学、散文、童话、传说等的结集作品。篇幅都相当短,不过读起来却是饶有趣味。我虽然喜欢看长篇作品,但也深...
印象里是各种家长里短,懒洋洋的挺舒服。
评分几乎可以当做散文读的短篇小说,文笔清新自然,大多描写法国南部风光,偶见幽默讽刺。作者前面一直很避世的样子,最后还是免不了怀念巴黎呀,对大都市的感情还是挺复杂的吧~
评分大部分不喜欢的说
评分所谓货比货扔就是这么回事╮(╯_╰)╭ 所以只适合初二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少年儿童阅读。PS看了本书就可以明白为何天朝红色经典可以自称是汲取了近代欧陆营养的了。。。PS读完一段时间以后评价有所提升。
评分补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