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与人文

天道与人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竺可桢(1890-1974)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他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1910年赴美,1918年以论文《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竺可桢在开创中国气象教育事业,筹划组建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特别是创设高山、边远地区的气象站,开展中国高空探测和天气预报业务,组织编印中国气候资料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世纪20年代,他创建了气象研究所。30年代,竺可桢研究中国气流的运行,特别是东南季风和中国雨量的关系。首先指出,夏季季风带来的水汽,是中国大陆上雨泽的主要来源;又指出,季风强盛时,长江流域主旱,华北主涝,季风不强时则相反。他还研究物候和天气的关系,组建中国物候观测网,注意物候知识在农业中的应用。

竺可桢长期搜集整理古代有关物候的文献,并依据历代物候记载,研究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其成果对气候变化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竺可桢共发表论著270余篇,属于气象方面的重要论著还有:《中国气候区域论》《中国气流之运行》《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中国气候概论》《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竺可桢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竺可桢
出品人:
页数:2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1-6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0086812
丛书系列:大家小书
图书标签:
  • 科普 
  • 竺可桢 
  • 文化 
  • 物候 
  • 大家小书 
  • 科学 
  • 自然 
  • 气象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大家小书•天道与人文》讲述了:许多文史工作者在选用素材时,都有“六经注我”或堆砌编排的特点,其最终分析可能失之偏颇。竺可桢选用材料十分讲究,对历史的分析基本上做到了唯材料是举。《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对气候变迁的分期,既不是根据温度变迁的周期,也不是根据历史朝代的不同,更不是根据纪年方式的变更。而纯粹是“根据手边材料的性质”。把气候时期分为“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这种分期方式与气候变迁本身并无关系,表面上看来极不合自然逻辑,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最方便实用且能最接近客观真实的一种方式,典型地体现了他所反复提倡的“求是”精神。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想说说我爱的中国,诚然,与众口非一。诚然,自我臆造者甚多。 《黄帝内经》有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比遥远更为遥远的时候开始,天隐秘地高悬于心,成为不可超越的存在。天是什么?天是一切外在于人的宇宙洪荒,斗转星移是天,桑田沧海是天,日月星辰是天,风雨雷电...  

评分

评分

想说说我爱的中国,诚然,与众口非一。诚然,自我臆造者甚多。 《黄帝内经》有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比遥远更为遥远的时候开始,天隐秘地高悬于心,成为不可超越的存在。天是什么?天是一切外在于人的宇宙洪荒,斗转星移是天,桑田沧海是天,日月星辰是天,风雨雷电...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kindle读。碎片时间读一读消遣消遣。

评分

从气象学的角度看文学历史

评分

我是来看中国古代气候变迁的

评分

很有意思,竺可桢不光是个气象学家啊,鹅且很博学呢。

评分

各种表略有点恼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