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營養學

現代營養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蔡威 邵玉芬 主編
出品人:
頁數:1175
译者:
出版時間:2010-11
價格:186.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907448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營養學
  • 營養
  • 蔡威
  • 醫學
  • 健康
  • 預防醫學
  • 營養師
  • 專業相關
  • 營養學
  • 現代營養
  • 膳食營養
  • 健康飲食
  • 臨床營養
  • 營養需求
  • 營養素
  • 食品科學
  • 營養代謝
  • 公共營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現代營養學》共分五部分,內容涵蓋營養學的各個分支領域.第一篇營養學基礎,主要介紹營養學基礎知識,重點增加瞭營養與基因、營養與免疫、營養與應激,以及現代營養學研究方法等內容;第二篇公共營養學,主要介紹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膳食結構、膳食指南、營養調查和人體營養狀況的綜閤評價方法、營養監測、飲食行為、食品安全等內容;第三篇人群營養,主要介紹各個生理階段人群和特殊工作環境下人群的營養需要;第四篇營養與疾病,主要介紹常見疾病的特點、營養治療原則和措施等;第五篇中醫食療學,從中醫角度介紹食物的食性和常見疾病的中醫食療方案。附錄部分收錄瞭營養學常用詞匯錶、常用營養學?站、國內外主要營養學專業雜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以及我國的食品安全法等,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參考價值。

著者簡介

蔡威: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兼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營養係主任,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和小兒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上海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上海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和腸外腸內營養分會副主任委員,美國腸外腸內營養學會會員,《中國臨床營養雜誌》、《中華小兒外科雜誌》、《臨床兒科雜誌》、《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副主編,《中華兒科雜誌》等編委,國外Nutrition、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Clinical Nutrition等雜誌的國際審稿人。1994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1998年為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波士頓兒童醫院和麻省總醫院訪問學者。曾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教務處處長。副校長,上海市衛生局副局長。長期從事臨床營養與小兒外科等領域的研究和實踐。

1993年獲上海市第四屆銀蛇奬、上海市新長徵突擊手、衛生部首屆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稱號,1997年獲第五屆中國青年科技奬,2001年獲上海市優秀科技啓明星榮譽稱號,2006年入選上海市醫學領軍人纔培養對象,2007年入選上海市科委優秀學科帶頭人,同年獲寶鋼優秀教師奬。

承擔局級以上科研項目20項(課題負責人),其中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項,國傢“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項。先後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教育部、衛生部、上海市科技進步一、二、三等奬6項,上海市臨床醫療成果二等奬1項,宋慶齡兒科醫學奬1項。在國內外期刊上發錶論文165篇,其中SCI收錄28篇。

邵玉芬: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從事營養專業教學、科研和臨床近50年。上海市婦嬰健康促進中心專傢組成員,專長孕産婦營養與膳食指導。曾任上海市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原上海醫科大學營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並研製成功多項營養産品。曾赴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法國IARC作訪問學者。主編和參編多部營養學著作,發錶多篇論文。曾獲衛生部和上海市多項科技進步奬,並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現兼任上海復旦奧醫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總顧問等。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營養學基礎

1 能量
1.1 能量來源與産能物質代謝
1.2 能量消耗
1.3 能量消耗測量方法與能量需要量

2 蛋白質
2.1 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2.2 蛋白質的組成與氨基酸
2.3 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
2.4 膳食蛋白質的質量評價
2.5 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需要量
2.6 蛋白質營養狀況的評價
2.7 食物蛋白質的種類和來源

3 脂類
3.1 脂類的分類和生理功能
3.2 脂類的消化、吸收和代謝
3.3 必需脂肪酸
3.4 膳食脂肪與疾病
3.5 食物中脂肪的營養評價
3.6 脂肪的需要量和食物來源

4 碳水化閤物
4.1 碳水化閤物的分類和理化性質
4.2 碳水化閤物的消化、吸收和食物血糖生成指數
4.3 碳水化閤物的生理功能
4.4 碳水化閤物的需要量和食物來源

5 礦物質
5.1 概述
5.2 常量元素
5.3 微量元素

6 維生素
6.1 概述
6.2 脂溶性維生素
6.3 水溶性維生素
6.4 類維生素

7 水及其他膳食成分
7.1 水
7.2 膳食縴維
7.3 植物化學物質

8 營養與基因錶達
8.1 分子營養學的提齣和發展
8.2 營養素對基因錶達的調控作用
8.3 營養、基因調控和慢性病

9 營養與免疫
9.1 營養在免疫調節中的作用
9.2 營養素對免疫功能的調節

10 營養與應激反應
10.1 飢餓時機體代謝改變
10.2 感染時機體代謝改變
10.3 創傷時機體代謝改變

11 營養、自由基損傷與疾病
11.1 活性氧與自由基及其毒性
11.2 抗氧化損傷的防禦係統
11.3 氧化應激與疾病及衰老
11.4 閤理營養與氧化應激

12 現代營養學研究方法
12.1 營養基因組學
12.2 營養蛋白質組學
12.3 營養代謝組學
12.4 微生態營養學
12.5 循證營養學

第二篇 公共營養學

1 概述
1.1 公共營養學的由來
1.2 公共營養學的工作目的
1.3 公共營養學的工作內容
1.4 公共營養學的研究對象
1.5 公共營養學的研究方法
1.6 中國公共營養現狀
1.7 國外公共營養現狀
1.8 公共營養學的發展趨勢

2 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2.1 概述
2.2 膳食營養素的發展史
2.3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2.4 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應用
2.5 其他國傢的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3 膳食結構與膳食指南
3.1 我國膳食結構的現狀
3.2 國外不同膳食結構的特點
3.3 膳食結構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3.4 各國的膳食指南

4 社區營養
4.1 概述
4.2 社區人群的營養監測
4.3 社區營養與營養谘詢
4.4 社區營養教育
4.5 社區營養宏觀調控的戰略措施

5 膳食營養調查與評價
5.1 概述
5.2 膳食調查
5.3 體格檢查
5.4 實驗室檢查
5.5 調查數據的收集、統計、分析
5.6 綜閤評價

6 營養監測與監測數據的應用
6.1 概述
6.2 營養監測的內容
6.3 營養監測係統的建立
6.4 監測數據的來源
6.5 監測數據的統計分析與應用
6.6 美國和其他國傢的營養監測
6.7 營養監測對公共衛生的意義

7 飲食行為
7.1 食物選擇
7.2 肥胖、能量平衡與飲食行為
7.3 飲食失調癥

8 營養規劃和營養政策
8.1 營養規劃
8.2營養政策

9食品安全
9.1概述
9.2國內外食品安全現狀
9.3食品安全的影響因素
9.4食品不安全因素的來源
9.5食品安全對健康的影響
9.6食品安全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影響
9.7食品安全的控製措施

第三篇 人群營養

1 孕婦營養
1.1 孕前營養準備
1.2 孕期生理及代謝特點
1.3 孕期的營養需要及膳食參考攝入量
1.4 孕期營養對胎兒及母體健康的影響
1.5 不同孕期的閤理膳食
1.6 妊娠閤並癥營養防治

2 乳母營養
2.1 哺乳期的生理特點
2.2 乳母的營養需要量及膳食參考攝入量
2.3 乳母營養狀況與乳汁分泌的質和量關係
2.4 乳母的閤理膳食
2.5 哺乳對母親健康的影響

3 嬰兒營養
3.1 母乳喂養
3.2 泌乳過程及其調節
3.3 母乳中營養及其他成分
3.4 斷乳及其輔助食品
3.5 嬰兒的營養素適宜攝入量
3.6 嬰兒配方食品

4 幼兒營養和膳食
4.1 幼兒期的生長發育特點
4.2 幼兒的營養素適宜攝入量
4.3 幼兒期的閤理喂養及膳食
4.4 幼兒營養狀況的評價

5 學齡前兒童營養和膳食
5.1 學齡前兒童的生理特點
5.2 學齡前兒童營養需要量及膳食參考攝入量
5.3 學齡前兒童的閤理膳食
5.4 學齡前兒童健康飲食行為的培養

6 兒童、青少年營養
6.1 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特點
6.2 兒童、青少年的營養需要
6.3 兒童、青少年的營養狀況
6.4 兒童、青少年的閤理膳食
6.5 兒童、青少年常見的營養相關問題

7 老年人營養
7.1 營養與衰老
7.2 老年人生理代謝特點
7.3 影響老年人營養狀況的因素
7.4 老年人的營養需要
7.5 老年人的閤理膳食
7.6 老年性疾病與營養

8 高溫環境人群的營養
8.1 高溫環境的特點
8.2 高溫環境人群的生理及營養代謝改變
8.3 高溫環境作業人員的營養需要

9 低溫環境人群的營養
9.1 中國的氣候地理與低溫環境
9.2 低溫環境對人體生理功能的影響
9.3 低溫條件下的營養需要
9.4 低溫環境人群的膳食

10 高原環境作業人員的營養
10.1 高原環境特點
10.2 高原缺氧對人體的危害及其對人體營養代謝的影響
10.3 高原地區作業人員的營養需要

11 其他職業人員的營養
11.1 航海與潛水人員的營養
11.2 航空作業人員的營養
11.3 宇航員的營養
11.4 低照度作業人員的營養
11.5 有害化學物質接觸人員的營養
11.6 接觸微波和電離輻射人員的營養
11.7 腦力勞動者的營養
11.8 重體力勞動者的營養
11.9 運動員的營養

第四篇 營養與疾病

1 住院病人的營養評價
1.1 住院病人營養不良現況和營養篩查
1.2 營養評價內容及方法

2 營養缺乏病
2.1 概述
2.2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2.3 維生素缺乏病
2.4 微量元素缺乏病
2.5營養性貧血

3 營養與代謝綜閤徵
3.1 代謝綜閤徵
3.2 營養與心血管疾病
3.3 營養與肥胖
3.4 營養與糖尿病
3.5 營養與高尿酸血癥及痛風
3.6 營養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3.7 營養與骨質疏鬆癥

4 營養與胃腸道疾病
4.1 胃腸道與營養素的代謝
4.2 營養與食管疾病
4.3 營養與胃、十二指腸疾病
4.4 營養與炎性腸道疾病
4.5 短腸綜閤徵
4.6 營養與腸瘻

5 營養與肝、膽、胰疾病
5.1 肝、膽、胰與營養素的代謝
5.2 營養與肝炎
5.3 營養與肝硬化、肝性腦病
5.4 營養與膽石癥、膽囊炎
5.5 營養與胰腺疾病

6 營養與腎髒疾病
6.1 腎髒與營養素的代謝
6.2 營養與慢性腎髒病
6.3 營養與終末期腎衰竭透析病人

7 營養與手術、創傷和燒傷
7.1 手術、創傷病人的臨床和代謝變化
7.2 燒傷病人的臨床和代謝變化
7.3 手術、創傷和燒傷病人的營養支持

8 營養與惡性腫瘤
8.1生活方式、膳食因素與腫瘤的關係
8.2營養不良和惡病質的發生機製
8.3腫瘤病人的營養支持

9營養與呼吸係統疾病
9.1營養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9.2營養與急性呼吸窘迫綜閤徵
9.3機械通氣病人的營養支持

10營養與其他疾病
10.1營養與器官移植
10.2營養與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
10.3艾滋病營養支持
10.4營養與神經係統疾病

11 腸內營養支持
11.1 概述
11.2 腸內營養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11.3 腸內營養的實施方法
11.4 腸內營養製劑
11.5 腸內營養並發癥及其防治

12 腸外營養支持
12.1 概述
12.2 腸外營養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12.3 腸外營養的實施途徑
12.4 腸外營養製劑
12.5 腸外營養的並發癥及防治
12.6 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的選擇

13 傢庭腸外營養與腸內營養
13.1 HPN的適應證
13.2 HPN的實施
13.3 HPN的治療效果
13.4 HPN的並發癥防治
13.5 HEN

14 營養支持小組
14.1 成立營養支持小組的意義
14.2 營養支持小組的組成和工作內容
14.3 營養支持小組的現狀、麵臨的挑戰和對策

15 醫院病人膳食與管理
15.1 醫院病人膳食
15.2 醫院營養科管理

16 營養防治和營養谘詢門診
16.1 營養防治的重要性及營養門診的概況
16.2 營養谘詢門診的方法與技巧

第五篇 中醫食療學

1 緒論
1.1 中醫食療學的發展簡史
1.2 中醫食療學的理論基礎
1.3 中醫食療學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特點

2 食物的食療功效及臨床應用
2.1 糧食及豆類食物
2.2 水果及乾果類食物
2.3 蔬菜類食物
2.4 肉禽、蛋類食物
2.5 水産類食物
2.6 調料飲料類食物

3 藥膳的製作與形式
3.1 藥膳
3.2 藥飯
3.3 藥粥
3.4 藥酒
3.5 藥茶
3.6 藥糖藥果
3.7 藥點

4 常見病的食療
4.1 呼吸係統疾病
4.2 代謝性疾病
4.3 消化係統疾病
4.4 泌尿係統疾病
4.5 腫瘤
4.6 婦産科疾病
4.7 皮膚疾病
4.8 骨骼外傷疾病
4.9 其他疾病

附錄
附錄一 營養學常用詞匯錶
附錄二 常用營養學網站
附錄三 國內外主要營養學雜誌
附錄四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附錄五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同類對照閱讀

评分

這是今年齣版的《現代營養學》蔡威主編(不是汪之頊老師那版),特殊人群的部分寫得比較細,就是閱讀體驗差瞭點。

评分

這是今年齣版的《現代營養學》蔡威主編(不是汪之頊老師那版),特殊人群的部分寫得比較細,就是閱讀體驗差瞭點。

评分

老蔡送的這本還不錯~開捲考派上用場瞭。

评分

同類對照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