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园地》分三辑,共五十六篇,其中“自己的园地”“绿洲”接近文艺批评,“茶话”则属于杂感随笔。“绿洲”意趣盎然,其手法为作者此后随笔创作多所沿袭;“自己的园地”则是作者此阶段文艺思想的一面镜子。
“所谓自己的园地,本来是范围很宽,并不限定于某一种:种果蔬也罢,种药材也罢,――种蔷薇地丁也罢,只要本了他个人的自觉,在他认定的不论大小的地面上,应了力量去耕种,便都是尽了他的天职了。”
阿英说:“‘自己的园地’一辑,确立了中国新文艺批评的础石,……《沉沦》《情诗》二评,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可说是很重要的文献。”可以说,周作人的文艺批评理论,到此时遂告完善。
周作人(1885-1967),中国散文家,翻译家。原名櫆寿,字启明,晚年改名遐寿,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五四运动时人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论文《人的文学》《美文》,新诗《小河》等在新文学运动中均有重大影响。所作散文,风格冲淡朴讷,从容平和。在外国文学艺术的翻译介绍方面,尤其钟情希腊日本文学,贡献巨大。著有自编集《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三十多种,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从“晨报版”到“北新版” ——浅谈《自己的园地》的两个不同版本 《自己的园地》一共有两个版本,即1923年北京晨报社出版的初版本和1927上海书局出版的修订本,“两者的区别是晨报本除了“自己的园地”、“绿洲”外,还包括二十篇杂文,即《文艺批评杂话》《地...
评分○从“晨报版”到“北新版” ——浅谈《自己的园地》的两个不同版本 《自己的园地》一共有两个版本,即1923年北京晨报社出版的初版本和1927上海书局出版的修订本,“两者的区别是晨报本除了“自己的园地”、“绿洲”外,还包括二十篇杂文,即《文艺批评杂话》《地...
评分与嬉笑怒骂的哥哥鲁迅先生不同,周作人似乎一直以“冲淡平和”、“与世无争”的形象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己的园地》却让我见识了一个与以往刻板形象不同的,作为文艺批评家的凌厉的周作人。尽管作者本人极力隐藏自己批评家的棱角,但旧序中“批评是主观的欣赏不是客...
评分 评分与嬉笑怒骂的哥哥鲁迅先生不同,周作人似乎一直以“冲淡平和”、“与世无争”的形象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己的园地》却让我见识了一个与以往刻板形象不同的,作为文艺批评家的凌厉的周作人。尽管作者本人极力隐藏自己批评家的棱角,但旧序中“批评是主观的欣赏不是客...
这本集子有关于文论的东西不少,是很涩的,读了月余。想当散文读的,还是不推荐了。
评分从容自得,但少性情
评分读过:接着读《艺术与生活》,周作人先生也是一个好玩的老头。
评分文笔不仅带着那个时代人物的特色,还深深打上了周家人的印记。
评分文笔不仅带着那个时代人物的特色,还深深打上了周家人的印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