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本书,是这样地编起来的——
一九三二年八月五日,我得到霁野,静农,丛芜三个人署名的信,说漱园于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病逝于北平同仁医院了,大家想搜集他的遗文,为他出一本纪念册,问我这里可还藏有他的信札没有。这真使我的心突然紧缩起来。因为,首先,我是希望着他能够痊愈的,虽然明知道他大约未必会好;其次,是我虽然明知道他未必会好,却有时竟没有想到,也许将他的来信统统毁掉了,那些伏在枕上,一字字写出来的信。
鲁迅,出生于1881.9.25,死于1936.10.19。 这两天看《东方文学史通论》,提到东方文学中的五大文豪,两个是印度的泰戈尔和普列姆昌德,两个是日本夏目漱石和芥川龙之介,最后一个,便是中国的鲁迅。虽然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但已经使得这份意义弥足珍贵。 如果没有深刻体会19...
评分学生时代看鲁迅,基本都是语文课文,关于他的文学常识倒背如流。 参加工作以后,重读鲁迅,发现其前所未有的深刻,对人生和人性又多一层理解。 鲁迅的书,是治愈心灵的良药。 现实生活中,鲁迅和许广平从志同道合,再到情投意合,堪称殿堂级师生恋楷模。 《两地书》,一部鲁迅...
评分《两地书》收录的本是私人通信,里面提及时人处不少。在序言中,鲁迅说到如何处理这些人名: 信中的人名,我将有几个改掉了,用意有好有坏,并不相同。此无他,或则怕别人见于我们的信里,于他有些不便,或则单为自己,省得又是什么“听候开审”之类的麻烦而已。 鲁迅写信给李...
评分师生恋是丑闻,但若能成功,倒也是一段佳话。不记得什么时候听来的俏皮话,想想却也有理。沈从文与张兆和如此,鲁迅与许广平也是如此。但其中似乎有个必要条件,即当事者须是非常之人。诚如某人所言:“在中国的一个好处是,一个人成功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在相应程度上混账起来...
评分看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情书,不禁温情充盈喜逐颜开。这是先生的爱情。我却看得开心。 我终于见到他对爱情的柔情,甚至有些肉麻矫情,但是这些都是那样可爱,鲜活率真。 他的第一封回信里用的称呼还是“广平兄”,起初信里内容尽是些关于人生、战斗、社会等的大话...
鲁迅给许广平末封信的末尾:D.H.,你看,我们到那里去呢?我们还是隐姓埋名,到什么小村里去,一声也不响,大家玩玩罢。
评分挺有意思,看许广平怎么从“鲁迅先生”到“傻子!”的。鲁迅真是充满负能量,每天要睡十个小时。。。
评分挺有意思,看许广平怎么从“鲁迅先生”到“傻子!”的。鲁迅真是充满负能量,每天要睡十个小时。。。
评分没有找到这个版本的《而已集》就借了本《两地书》。有爱的人真好,便是柴米油盐也动人。
评分显然是由女青年而为少妇了,鲁迅却仿佛越长越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