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曾于2006年初版,分1、2两卷,收集了穆旦除翻译作品之外的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原创文字,并附有部分亲友和学者撰写的回忆和评述文章。此次出版做了较大程度的修订,一是补充了近年陆续发现的穆旦佚诗佚文,删去了原先误录的《法律像爱情》;二是校正和补充了书中诗文的的原载出处;三是对书中一些文字的错讹之处做了改正;四是对编排顺序做了更严谨的安排。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翻译家。求学于清华大学外文系、西南联大,参加过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部队,四十年代末留美,后回国任教于南开大学,因历次政治运动而人生多艰。
出版有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等,是以现代派风格为特征的九叶诗人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此外,他翻译的拜伦、雪莱、普希金等人的作品在翻译界有很高声誉,也深深影响了一拨又一拨的读者。
在平日,我们用语言将自己禁锢起来,然而我深爱的诗人在他的诗里将我的心灵释放。 第一次读穆旦的诗,是高中语文课本上的《赞美》。这首诗在那时候并没有给我像芒克的诗那样的震撼或惊艳,但确是让我于懵懂中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细细品读,时有落泪的冲动。那时候课本里选编...
评分最先接触穆旦是他的《诗八章》 。 绝对被吓到。穆旦对爱情的理性的思考,打破了爱情的神圣性与永恒性,中国古代没有这种爱情诗,似乎后来也不会有,一语道破爱情的本质:点燃爱情火焰的不是那纯洁美妙的感觉,而是成熟的年龄,libido 情欲的彼此呼唤,那自然的蜕变的程序。“暂...
评分古诗中的云,无论是水面初平云脚低、天光云影共徘徊,还是坐看云起时、孤云独去闲,大多作为背景点染,不常作为主体的意象。 莱蒙托夫流放高加索之前写过《云》,感慨“永远冷冷漠漠,自由自在啊 / 你们没有祖国,也没有流放”。 雪莱的《云》更长,第一人称,杨熙龄的译本...
评分这八首诗是一个整体,写一段已经远去的爱情与生命。 第一首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
那可能的与不可能的
评分最近又翻出来读了一遍,到“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还是觉得痛彻肺腑。
评分一个曾能够找到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人,如果失去了这种力量,如何再让自己发出芽来。正好在读穆旦的诗。真的被这种感觉打动了。没有几个人能成熟到成长出如此强大的自我,以对抗整个客观世界的荒芜。
评分那可能的与不可能的
评分暗恋27岁的穆旦(每次看他照片都忍不住想笑——太好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