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周有光 随笔 文化 历史 散文随笔 文学 国学 散文
发表于2025-04-12
拾贝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收录了周有光先生的92篇文章,是继《朝闻道集》后、这位106岁的语言文字学家最新的研究心得,包括他常年积累的读书笔记和摘抄。此外,在附录中收有几篇亲友的介绍和回忆性文章,使我们能够在更近的距离来了解、阅读周老先生。
本书共分为三辑:清流拾贝、浊浪淘沙、以史为鉴。作者在常年的阅读过程中,选出有价值的篇章,把篇章的精华凝结成超短篇,杂以自己对人类文明和中外历史经验的理性反思,对当下国家社会中种种问题的精辟评论。文章虽短小精悍却汪洋恣肆,平淡如水而意蕴深厚;句句真话,字字珠玑,兼顾了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了这位百岁学人的赤子之诚。
在这些深邃的思考之外,本书还反映了一个百岁老人不平凡的人生。周老先生早年曾求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56后由上海调来北京,躲过了“反右”斗争,但在“文革”中依然受到冲击,下放宁夏平罗“五七干校”。本书收录的《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看守高粱地》、《大雁粪雨》等文章,就是作者对这些经历的回忆。此外,在《窗外的大树风光》和《有书无斋记》中,周老先生以细腻的笔调抒发了对生活的感触和对故人的思念,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周有光,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1923—1927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
1928—1949年,任教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和浙江教育学院;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回国,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
1955年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和委员。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聋人手指字母方案。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该组织经国际投票认定汉语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 7098)。
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三人之一。提倡现代汉字学和比较文字学。出版《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等语文专著30余种,发表论文300多篇。1989年离休。
我很喜欢周老,不过这本书真够坑爹的。
评分又喜欢上一老头
评分《看守高粱地》一篇写林汉达,既朴素又感人。
评分搬家清理藏书。有兴趣的,请豆邮。不包邮,支付宝支付。10元。
评分这书就是杂烩~其实周老完全一个人可以称起来~周老是个值得尊严的老先生~他处于社会历史的大变革时代~他是受苏联影响的一代~本书最喜欢的部分是戈尔巴乔夫的儿子故事和什么是颜色革命~苏俄历史以后在读了~话说周老出书很频呢^^
前一阵正好看到一篇汪丁丁老师的文章,讲到顾准的时候感叹如今许多的读者对于这些纸面上的名字心存的更多的是崇敬之情,或是其高风亮节或是其学人气质,而这些过多的崇敬反而淹没了我们对于这些学者作品本该有深一层理解。换句话说,本该由其作品、成果引起的欣赏转而由其人格...
评分《拾贝集》是周有光106岁自选集,一篇篇摘抄随笔,涉猎颇广而文思真、诚,特别适合零散时间阅读。我的读书笔记如下—— 我的一个习惯 我以前分不清是“周有光”和“归有光”谁是谁,后来做了易混人名地名的总结方才清楚。那以后如“列夫托尔斯泰”和“阿托尔斯泰”、“克什米...
评分《拾贝集》是周有光106岁自选集,一篇篇摘抄随笔,涉猎颇广而文思真、诚,特别适合零散时间阅读。我的读书笔记如下—— 我的一个习惯 我以前分不清是“周有光”和“归有光”谁是谁,后来做了易混人名地名的总结方才清楚。那以后如“列夫托尔斯泰”和“阿托尔斯泰”、“克什米...
评分《拾贝集》是周有光106岁自选集,一篇篇摘抄随笔,涉猎颇广而文思真、诚,特别适合零散时间阅读。我的读书笔记如下—— 我的一个习惯 我以前分不清是“周有光”和“归有光”谁是谁,后来做了易混人名地名的总结方才清楚。那以后如“列夫托尔斯泰”和“阿托尔斯泰”、“克什米...
评分新刊物《信睿》创刊之初,拟用《信小报》为刊名,请“大家”写几句话,吴稼祥先生如是说:有的“报”很小,非要说自己大;有的“报”很大,反而说自己小,所以,信小报。吴先生的洞见和幽默我颇为欣赏。而在最近的阅读体验中,周有光先生的《拾贝集》同样给了我“大中见小,小...
拾贝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