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著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禅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屈服史圾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等。
这本书讨论“世界”“东亚”与“中国”、“学术”与“政治”、“认同”与“拒斥”、“国别史”与“区域史”这样一些大问题。《宅兹中国》一书中包含了作者的诸多思考与感悟,虽为多篇文章组合而成,但丝毫不显罗列堆砌之感,而是体系完整,一气呵成。通读全书,可以感到作者心胸之宽广,论证之细致,说理之透彻,令人由衷敬佩。
总体来说,略低于预期,但还是很好的论著。书名源自1963年在山西宝出土的何尊铭文,本义是指周王命何姓诸侯在地理居中的洛阳修宫殿,这是“中国”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此后词义不断演变,最终成为这个古老国家的名称。作者全书围绕“什么是中国”“中国这个意识是怎么形成...
评分 评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宋代当时的“边界”究竟具有怎样的概念内涵,而宋代之前和宋代之后的“边界”的意义又是如何呢? 我们如今对“边界”(以及更广义上的“边疆”)的认识往往交织着历史学的视角以及西来的法学的视角,不大容易厘清。
评分作者反对用西方的民族主义来套用中国的研究,认为中国从秦以来就是一个文化共同体,而且不是想象出来的,在中国,并非从帝国到民族国家,而是在无边帝国的意识中有有限国家的观念,在有限的国家认知中保存了无边的帝国想象。 接着作者主要回应四种瓦解中国传统叙述的方式,第一...
评分看来现在由围绕某一主题的论文集结改写成书的方式性价比算最高了。精装本的布面也很赞,多花一倍钱还是值当~顺便说个与此书无关的话题,当下(其实也有段时日了)有些论文集论文的书名喜欢用很大的题目,初翻时简直有种受骗的感脚。宋史界习用诸如《点滴编》等雅致的名字很不错
评分從天下到萬國的艱難轉型,近代民族國家的構建不可謂不曲折,文化政治歷史共同體到底是實體還是僅存於想像,中西對照發現那些迥然對立之處,東亞諸國的近代對照卻發現了西方眼中可能忽視的貌合神離,曾經的同文同種到最後的相視寇仇,共同體的再建是否遙遙無期或一廂情願,關於古代地圖是否本著天圓地方的蓋天說而來,或者其實並沒有太強的聯繫,畢竟渾天說更好地解釋了天體運行的規律,此處存疑,由於全書各篇章均獨立發表于各處,出版時雖重新刪改但仍然不免有重複雑杳之感。
评分述评。文笔好。尾段甚有趣。
评分在国外的时候,偶然在“读书”杂志和其他地方零零星星看了一些文章,后来回国想买书的时候竟然“脱销”了。带着好奇心,前年拿到书,今天花半天读完这本书。虽然不像第一次读那么激动,但仍然觉得是关于“中国”的思想史的难得佳作。
评分述评。文笔好。尾段甚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