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

南明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司徒琳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李荣庆 等
出版时间:2015-8
价格:49.00元
装帧:裸脊锁线
isbn号码:978720813116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南明
  • 明史
  • 明清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司徒琳
  • 中国历史
  • 海外中国学
  • 南明史
  • 明末清初
  • 历史纪实
  • 南明政权
  • 抗清斗争
  • 王朝更迭
  • 历史文献
  • 中国历史
  • 明清交替
  • 政治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有文官党派纷争,外无武官英雄崛起,恰逢战事众生缭乱,体制上政治制度内部牵制消耗、外力无法使出,南明之倾根源可溯。

《南明史:1644—1662》的目的是回答“明朝为什么会灭亡”这一问题。由此出发,作者司徒琳所讨论的是明朝世袭君主统治失陷后18年的历史进程中所映射出来的溃败根源。 书中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主要把明朝由强变弱的原因归结为“文武之间无法取得统一和协调”“大臣们在如何作为皇帝的辅弼问题上陷入了困境”。作者同时注意到以上两点并不是仅有的两个把明朝引入灭亡的原因,近代经济变迁的也是原因之一,但朝廷内部冲突造成抵制外力的失败仍是明朝灭亡主要的原因,而这内部冲突的根源,在朱元璋太祖从一开始设计官僚制度时就已埋下。随着时间推移,文官内部的党派纷争、在外武官战斗力沦为平庸,内忧外患,大厦将倾。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言
地图
南明世系表
引言
第一章 首次抵抗:弘光政权
第二章 首次失败:清朝征服长江流域
第三章 第二次抵抗:鲁监国与隆武政权
第四章 第二次失败:清朝对东南与华南的初期征服
第五章 复振与第三次抵抗:两广的永历政权
第六章 第三次失败与相持:大西南与东南
第七章 最后的抵抗,最后的失改
注释
引用书目
中西日历对照简表
中文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说起那个时代,有太多的偶然。。。 明朝遭遇了小冰河期。。。 由于货币问题明代财政的崩溃至今仍然是一个经济学的重要案例。。。 比李自成还先一步到达北京城的鼠疫。。。以及崇祯本身的急功近利。。。 就如很多学者所说,压死明王朝的肯定不止一根稻草,方方面面的多到我们最...  

评分

看完了司徒琳的南明史,比顾诚老先生的客观。我更喜欢这本。 顾诚老先生是站在皇汉的立场上,而司徒琳就站在中立的立场,所以观点不偏激,这也是外国人治中国史好的地方。其实史可法也不过是站在官僚的立场上看问题罢了,并没有那么不堪。史可法、何腾蛟都挺厉害的。 而且看司...  

评分

1明太祖朱元璋是靠武力赢得的天下,但是他当上皇帝以后,就不希望老百姓再崇尚武力了。于是他定了一个制度,就是军人的身份要世袭,从普通士兵到军事贵族,都是一代代传下去的,由这些人负责打仗的事儿就行,别人别参与进来。 2朱元璋猜疑心非常强,以各种罪名把丞相们都除掉了...  

评分

这本书还没有看完,之所以感兴趣还是因为金庸先生的《鹿鼎记》里面提到的一点南明情况,刚刚看到第三章,感觉如标题,并且不禁想到要是当初发生了另一种变化,譬如李自成占住了北京,或者南明哪个王占住了南方,中国的历史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情况呢,虽然这是不太可能的,除非来...

评分

1、 司徒琳在《南明史》中总结明朝覆灭的两大根源,也是伴随着明朝从始至终的两大体制弊端。一是,文武之间无法取得统一和协调(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军人的贬抑);二是,大臣们在如何作为皇帝的辅弼问题上陷入了困境。 这两个弊端从政治体制的内部结构着想,很有独到性。 ...  

用户评价

评分

20170727。根基不稳的王朝,被风雨冲击,今日失一块,明日退一步,气数早已尽。乱世多枭雄罢了。

评分

文武关系的论述最有启发

评分

对历史过程描述得有点语焉不详,比较喜欢评价,没读过太多史料的话看起来有点费解。

评分

明季社会秩序的崩解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到有南明之时,清廷反而代表秩序与和平,而崇祯年与靖康年之最大不同,在于明之财政和组织军事均已彻底崩溃

评分

外国人写中国历史,够刻薄!皇帝个个无能,精英官员和武将一味为己、缺乏战略眼光,底层民众懦弱任人蹂躏,问题是存在的,但是否如作者所描绘的如此不堪呢?中国一直以“世界中心”自居,社会是农耕文明,文化是内敛的、自闭的,缺乏进攻性和进取性,以“无为而治效法自然”和“君子人伦”为治理原则。缺乏形而上的普世价值研究,进而无法对“权力”有效约束,民众缺乏牢固的“共同信仰”。文武不和、抗清战线无法统一协作、汉奸众多是缺乏共同信仰所在;人人想当当皇帝、文武官员对于皇帝辅政争执不下、投靠敌军快速获取权力是缺少对权力获取和运用规则的体现。希望,这些问题在当代能够解决,不然历史会将重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