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有文官党派纷争,外无武官英雄崛起,恰逢战事众生缭乱,体制上政治制度内部牵制消耗、外力无法使出,南明之倾根源可溯。
《南明史:1644—1662》的目的是回答“明朝为什么会灭亡”这一问题。由此出发,作者司徒琳所讨论的是明朝世袭君主统治失陷后18年的历史进程中所映射出来的溃败根源。 书中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主要把明朝由强变弱的原因归结为“文武之间无法取得统一和协调”“大臣们在如何作为皇帝的辅弼问题上陷入了困境”。作者同时注意到以上两点并不是仅有的两个把明朝引入灭亡的原因,近代经济变迁的也是原因之一,但朝廷内部冲突造成抵制外力的失败仍是明朝灭亡主要的原因,而这内部冲突的根源,在朱元璋太祖从一开始设计官僚制度时就已埋下。随着时间推移,文官内部的党派纷争、在外武官战斗力沦为平庸,内忧外患,大厦将倾。
南明历史一直是我的知识空白区。 之前,很想当然的认为,清军把北京攻破了,崇祯死了,清军就拥有了天下。 然而,王朝的交替哪里有这么简单?而且清军又属于异族入侵,非中华正朔,反抗一定非常激烈。 那个时期的天下局势,应该与宋、金时期类似。 可惜,南明不是南宋。 南宋,...
评分1明太祖朱元璋是靠武力赢得的天下,但是他当上皇帝以后,就不希望老百姓再崇尚武力了。于是他定了一个制度,就是军人的身份要世袭,从普通士兵到军事贵族,都是一代代传下去的,由这些人负责打仗的事儿就行,别人别参与进来。 2朱元璋猜疑心非常强,以各种罪名把丞相们都除掉了...
评分1司徒先生以南明各政權的興起、滿洲的征服直至最後的滅亡交替作為每章的題目,是否潛意識中認為南明的衰亡是歷史難免之局。 2司徒先生認為南明滅亡最大的癥結在於文武不合,各章的筆力亦主要集中在此處,對間或出現的文武全才必拈出表彰,對純粹的書生作戰如黃道周、純粹的武將...
评分 评分看完了司徒琳的南明史,比顾诚老先生的客观。我更喜欢这本。 顾诚老先生是站在皇汉的立场上,而司徒琳就站在中立的立场,所以观点不偏激,这也是外国人治中国史好的地方。其实史可法也不过是站在官僚的立场上看问题罢了,并没有那么不堪。史可法、何腾蛟都挺厉害的。 而且看司...
跳过国内学者习惯引用的一些常见史料,从明朝军事结构的文武矛盾着手,此一矛盾线索一直贯穿南明最后的覆灭。
评分对历史过程描述得有点语焉不详,比较喜欢评价,没读过太多史料的话看起来有点费解。
评分南明悲歌:全球史视野下的“永历西狩”
评分良史。汉学真是一面镜子,剪不断,理还乱的一段历史,被一种不含民族情感的视角描述,似乎就清晰很多了。
评分一词蔽之曰内讧。只是如此枯燥的文风是如何炼成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