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有文官党派纷争,外无武官英雄崛起,恰逢战事众生缭乱,体制上政治制度内部牵制消耗、外力无法使出,南明之倾根源可溯。
《南明史:1644—1662》的目的是回答“明朝为什么会灭亡”这一问题。由此出发,作者司徒琳所讨论的是明朝世袭君主统治失陷后18年的历史进程中所映射出来的溃败根源。 书中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主要把明朝由强变弱的原因归结为“文武之间无法取得统一和协调”“大臣们在如何作为皇帝的辅弼问题上陷入了困境”。作者同时注意到以上两点并不是仅有的两个把明朝引入灭亡的原因,近代经济变迁的也是原因之一,但朝廷内部冲突造成抵制外力的失败仍是明朝灭亡主要的原因,而这内部冲突的根源,在朱元璋太祖从一开始设计官僚制度时就已埋下。随着时间推移,文官内部的党派纷争、在外武官战斗力沦为平庸,内忧外患,大厦将倾。
美国学者司徒琳的《南明史》,初版于1984年,是继谢国桢先生的《南明史略》之后,海内外出现的第二本关于南明史的学术论著,自1992年引入中国之后,再版不断。近期,世纪文景再次推出这本书的新版,足以证明尽管问世已经三十多年,这本书之于当今海内外的南明史研究,仍然有着...
评分 评分《南明史:1644~1662》(李荣庆、郭孟良、卞师军、魏林译,严寿瀓校订,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由美国汉学家司徒琳(Lynn A. Struve)所撰写,初版于1984年,距今已经34年了。 司徒琳的这部著作由她1974年的博士论文《历史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清代史学中...
评分本书的叙述重点是崇祯帝死后在南方立起来的各位皇帝和监国对来势汹汹的清朝的政治和军事的斗争史,读起来像某种详细的战斗报告,期间各种势力的角逐实力的消长让人想起冰与火之歌。中国写历史的人最爱论忠奸,但冰与火之歌往往只论利害。而真正有权力在历史选择关头做出抉择的...
评分前几天在人人上看见一幅图片,图片内容是当年永历帝向西方教皇的求救信,永历帝希望西方可以出兵援助自己。转发之人都以嘲笑的口吻讽刺永历,我看完之后也是呵呵一笑,可转念一想,这就是所谓的“疾病乱投医”吧。从弘光,鲁王,到隆武,永历,这种面对现实的无力与无奈充...
对历史过程描述得有点语焉不详,比较喜欢评价,没读过太多史料的话看起来有点费解。
评分文武关系的论述最有启发
评分20170727。根基不稳的王朝,被风雨冲击,今日失一块,明日退一步,气数早已尽。乱世多枭雄罢了。
评分对历史过程描述得有点语焉不详,比较喜欢评价,没读过太多史料的话看起来有点费解。
评分文武关系的论述最有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