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菁华

汉学菁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丁韪良
出品人:后浪
页数:333
译者:沈弘
出版时间:2010-4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285902
丛书系列:丁韪良作品集
图书标签:
  • 汉学
  • 丁韪良
  • 海外汉学
  • 历史
  • 思想史
  • 中国
  • 丁韙良
  • 文化
  • 汉学
  • 中国文化
  • 传统文化
  • 历史
  • 文学
  • 哲学
  • 经典
  • 国学
  • 文化遗产
  • 中华文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分为五卷,分别从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学、宗教、哲学、教育、外交等几个领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一进行了阐述,这些题目是作者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书中所引用的材料完全取自中文典籍。让中国沟通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实现中西文化全方位的交融,这是作者撰写此书的目的。

在第一卷论述中国的古代技术和科学的章节里,尊崇孔孟之道的丁韪良告诉世界,中国的孟子早在公元前400年就已经提出了进化论。这一卷还论述了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中国人的炼丹术对西方化学工业的影响。

第二卷论述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渊源,详细介绍了李白等重要文学家。

在第三卷中常常使用对比的手法,阐述中国的儒、道、佛三教,以及中国人的祭祖行为。

第四卷论述了中国的教育,着重介绍了他所青睐的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并指出:西方世界若能采用这一制度来选拔人才,必将取得巨大的成就。

在本书的第五卷,作者对中国的历史和史官、国际关系和外交等议题进行论述。值得注意的是,丁韪良是第一个将国际法——《万国公法》译成中文,并由清政府拨专款付印出版的人。

作者简介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美国北长老会派至中国的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了62年(1850—1916,其间有四年时间不在中国),曾任北京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他精通中国语言和文学,对晚清中国社会有微细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是清末在华外国学者中首屈一指的“中国通”,同时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著有《中国觉醒》和《花甲忆记》等。

目录信息

前言
序篇 中国的觉醒
第一卷 中国对于技艺和科学的贡献
第一章 中国人的发现
第二章 中国人在哲学和科学领域里的冥思
第三章 中国的炼丹术:化学的起源
第二卷 中国文学
第四章 中国的诗人和诗歌
第五章 儒家伪经
圣人受教于小儿
造假的酬金
孔子拒绝神化
第六章 孔子与柏拉图:一个偶然的巧合
第七章 中国的散文作品
第八章 中国的书信写作
第九章 中国的寓言
第十章 中国本土的说教作品
第三卷 中国的宗教和哲学
第十一章 “三教”或中国的三大宗教
附一:光绪皇帝在天坛
附二:衍圣公——孔子的继承人
第十二章 中国的伦理哲学
第十三章 中国人有关灵感的看法
第十四章 为基督教作准备的佛教
第十五章 中国人的祭祖
祭祖与三教的关系
祭祖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祭祖与基督教的关系
第四卷 中国的教育
第十六章 学校和家庭训练
对于国民性的影响
家庭教育
学校生活的开始
学习的阶段
学校的等级
政府机构
第十七章 科举考试
第十八章 翰林院
第十九章 中国一所古老的大学
第五卷 中国历史研究
第二十章 中国历史研究
附录:中国的主要朝代
第二十一章 古代中国的鞑靼人
第二十二章 古代中国的国际法
第二十三章 古代中国的外交
译后记 一位被世人所遗忘的汉学家
出版后记 用一生传播汉学的“福音”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西方人审视我们的眼光实在值得回味,尤其是欧洲步入近代,而中国在许多方面仍然停留在中世纪的那段岁月,每一位致力于中西方文化贯通的大师的经历都比当下最精彩的穿越小说还神奇很多倍。启蒙时代将中国政府看作道德治国的典范的孟德斯鸠,鼎盛时期成为中国皇室嘉宾的利玛窦、...

评分

西方人审视我们的眼光实在值得回味,尤其是欧洲步入近代,而中国在许多方面仍然停留在中世纪的那段岁月,每一位致力于中西方文化贯通的大师的经历都比当下最精彩的穿越小说还神奇很多倍。启蒙时代将中国政府看作道德治国的典范的孟德斯鸠,鼎盛时期成为中国皇室嘉宾的利玛窦、...

评分

西方人审视我们的眼光实在值得回味,尤其是欧洲步入近代,而中国在许多方面仍然停留在中世纪的那段岁月,每一位致力于中西方文化贯通的大师的经历都比当下最精彩的穿越小说还神奇很多倍。启蒙时代将中国政府看作道德治国的典范的孟德斯鸠,鼎盛时期成为中国皇室嘉宾的利玛窦、...

评分

西方人审视我们的眼光实在值得回味,尤其是欧洲步入近代,而中国在许多方面仍然停留在中世纪的那段岁月,每一位致力于中西方文化贯通的大师的经历都比当下最精彩的穿越小说还神奇很多倍。启蒙时代将中国政府看作道德治国的典范的孟德斯鸠,鼎盛时期成为中国皇室嘉宾的利玛窦、...

评分

西方人审视我们的眼光实在值得回味,尤其是欧洲步入近代,而中国在许多方面仍然停留在中世纪的那段岁月,每一位致力于中西方文化贯通的大师的经历都比当下最精彩的穿越小说还神奇很多倍。启蒙时代将中国政府看作道德治国的典范的孟德斯鸠,鼎盛时期成为中国皇室嘉宾的利玛窦、...

用户评价

评分

写于1901年北京。p123三教关系。p166为基督教作准备的佛教。p177祭祖与三教,三千年的祭祖对社会与精神生活产生影响。孝,风水,佛教的祭奠死者礼仪。

评分

丁总教习当年谈教育的内容今天仍然没有过时。谈国际法的部分更是亮点,以往不会有多少外国人从这个角度来写的,这也就是丁的特殊贡献所在。

评分

一个外国人,在一百多年前,写了一部关于中国的书。

评分

一个汉族人,沦落到看外国作家的著作而妄想了解多一点中华民族,妄想之极。

评分

传教士中有黑大清的,也有爱大清的,我们在西风面前,也不要被吓怕,甚至抡起棒子一起打祖宗才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